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0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68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89篇 |
理论方法论 | 53篇 |
综合类 | 1403篇 |
社会学 | 101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01.
102.
柳士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53-58
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段矮化朗费罗之战文案一直吸引研究者的关注:爱伦·坡撰文批评朗费罗诗歌多存抄袭,没有创新、诡奇等,而朗费罗对此指责一直保持沉默。通过研究文史材料发现,由于二人的诗歌理念、生活状况、自身修养以及对创造性的理解等存在差异,导致这场战争持续多年而没有任何结果。时至今日,可以用拟译与隐性翻译来解决他们有关是否抄袭的论争。 相似文献
103.
伪译作为一种翻译现象,其归属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根据图里所给的定义,伪译是假译真作,即在翻译的表象下进行的创作。伪译可以为翻译提供如下两点启示:其一,译介和传播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该译本能否在目的语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译本一旦产生就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其二,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译者可以利用翻译规范对于读者接受和译作批评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104.
论文针对典籍翻译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华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印教授.王教授围绕目前典籍翻译事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典籍翻译涉及的任务、学科性质、顺译与逆译、闭门造车与借帆出海、典籍翻译与非典籍翻译的区分和对策,以及当下从事民族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的独特意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些真知灼见对于当下的典籍翻译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山文化意象是中国古诗词曲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文化意象之一,象征着国家、爱情之永恒,疆域、离人之阻隔;同时还是寄托诗人隐逸情怀的一种载体。由于山文化意象的某些传统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是缺省的,这为其准确翻译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启示下,译者以文化作为翻译的目标和单位,采取多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大程度地传承山文化意象内涵,向译语读者展现其别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观。 相似文献
10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9-111
奈保尔是一位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移民作家。移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追寻和文化认同一直是奈保尔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寻求身份的一生,也是知识分子不同心理阶段的一个体现:对自己贫瘠故乡的否定,追求身份的流亡,模仿,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永远的异乡人。 相似文献
107.
李建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62-68
国内译学界对多元系统论的研究呈现出两条线索:一是引进与译介,从散论到专论、从只言片语到论著中的专章,该理论的影响逐步扩大;二是借鉴、应用与反思,从启发国内译学发展、参与国内译学建设,到对理论缺陷提出质疑,该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仍在向前推进。梳理、总结前人的成果,明确该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状况,重视对该理论的补充和延伸,有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8.
周文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5):158-160
面对西方译论重理论的强势形象,中国传统译论因其偏重经验和感悟而曾一度被边缘化,然而在时间上已经结束的中国传统译论对于重新认识当代翻译理论具有深远意义。分析内化于传统译论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译者身份定位等三方面的哲学基础,即"中庸"之道,旨在揭示传统译论的无穷魅力以及对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