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陈寿在评论《魏武文世王公传》时认为 ,应取消诸候科禁之法 ,让他们在中央和封国掌实权。裴松之 曹也有这种思想。他们都孤立地看待分封制 ,自觉不自觉地去论述现实分封制的合理性 ,或让当权者接受自己的主张 ,其结果只能是“徒乱天下。  相似文献   
92.
认清实质法治的意义、功能,抑制其作用的过度发挥,坚守形式法治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固有的整体性文化,突出了辩证思维方式,使得根据法律思考的法治思维很难贯彻下去,法律的权威、明确性、稳定性、意义的固定性常在矛盾的思维中受到贬抑。同时来自西方的批判法学、现实主义法学、后现代法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流行,更加剧了法治思维方式的瓦解。对实质思维方式的坚持,导致了形式法治的思维方式的衰落,法治理论似乎有被瓦解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述与论证:形式法治是法治的脊梁,没有对形式法治的坚守,或者说在中国如果不补上形式法治这一课,根本就无法实现向法治社会的转型。形式法治需要法律方法的协助来完成各种使命,因而不能轻易否认形式法治对实现正义的功能。只有在坚守形式法治的前提下,实质法治才能发挥对社会调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3.
晋天福四年(939年)“溪州之战”前,溪州彭氏土司司治尚无法确定。“溪州之战”后,彭士愁“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此州治实亦位于今之会溪坪。此后,永顺彭氏土司之司治,先后兴废、迁徙凡三处:龙潭城、老司城、新司城。其中,集军事、政治功能为一体的“土司王宫”-- 老司城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复原永顺土司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是研究土家族乃至华南民族史的重要资源。老司城选址与修建体现了自然地形和军事防御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案例。  相似文献   
94.
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传统,它们主要表现为:文艺和实用、功利的结合和发愤着书的精神;“无声之乐”的创作理想和审美境界;“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原则;“无法之法”的艺术表现方法;“味外之味”的艺术鉴赏的标准。  相似文献   
95.
“法”的观念生成于先秦时期,《荀子》中“尚法而无法”可谓“法而无法”的最早出处,但与后来文艺创作之“法而无法”意涵不同。一方面,“法而无法”秉承了中国哲学自然之道的理念,汉魏晋书论中的“法自然”思想、唐宋文人和理学家所倡的“无意”“自然成文”“法度即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理论都呈现着“自然之道趣”;另一方面,“法而无法”具有“变法创新”的意涵与精神,刘勰之“通变无方”,唐代之创变,两宋之疑古求新,破“正法”“常法”,倡“日新”“通变”等,皆凸显了艺术创变新意之思;同时,法之“无法”还具有超越之质,意在超越任何“法”之束缚,挺立自我、涵纳宇宙,从而通体透彻,自在活络。“法而无法”彰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6.
汉、英语字词分发明字词和创造字词两种.前者涉及到语言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汉语有"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之间相似性甚少.其实不然,由于人类面对着一个相似的客观世界和拥有相似的经验,他们的认知有着相似性.正是这种认知相似性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创造字词时,表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卡尔松的肯定美学即是一种主张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的观念。其产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以瓦尔顿的审美理论为依托,卡尔松通过科学为自然创造新的审美范畴,从而避免了艺术欣赏中的等级与优劣之分。但肯定美学的产生潜藏着更深层的美学动机--即拯救那些为人类视角所遮蔽的自然,对当下人类精英式占有自然环境的批判。自十八世纪以来,建立在如画性基础上的自然审美传统抛弃了自然本身,而仅以人为基准。尽管肯定美学符合内外逻辑,但自身却蕴涵着巨大的悖论:它的实现以自然自律为充要条件,而自然完全摆脱人类视角回归自身只是理想的假设。肯定美学的矛盾源自卡尔松企图超越但仍无法超越的二元对立自然观。  相似文献   
98.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1年10月15日申请仲裁,称1998年入职上海某机械制造公司,任机械制造工程师。2011年6月2日,公司贴出公告,称因城市规划调整,公司被纳入市政动迁范围,公司拟搬迁到上海周边的江苏省昆山市。王某一想,自己都是将近60岁的人了,老婆退休在家且身体不是很好,需要有人照顾,随即向公司提出,自己还是想留在上海工作。公司告知他,要不去昆山,要不辞职。后公司于2011年6月30日,以王某无故旷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了劳动合同。现王某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99.
【案例】:某印刷厂2005年12月招收石某为单位的排字员,并与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石某按照合同约定被安排到了工作岗位。2007年2月,石某视力严重下降,工作中屡  相似文献   
100.
生态保护补偿概念是相关立法的基本前提,也是相关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生态保护补偿”是特定政策实践与理论发展的产物,亟待以科学的认识论为指导,从多元化的静态分析路径转向动态的历史视角。发展至今的“生态保护补偿”一词,在法规政策中的表述或概念研究层面的理解,其彰显的“正外部性”补偿特性已获得广泛的立论支持,且被进一步认为是包含“发展利益受限”等其他各种正外部性行为的补偿。但“发展利益受限”没有被作为“生态保护补偿”的唯一特殊予以重点关怀而仅仅是点到为止。此外,总体而论,当前的概念认知仍停留在“对正外部性行为予以补偿”的传统认识论阶段——这使得所有产生积极环境效益的行为无法被区分。由于当前生态保护补偿的界定已然失之个性,生态保护概念必然无法有效解释并指导制度实践的开展。为此,很有必要基于新的理论基础对生态保护补偿概念予以再界定,旨在揭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生态保护补偿概念重构的理论基础为“私法层面的自然资源使用权受限与利益弥补”。该定义一方面可以解释生态保护补偿的独特本质,另一方面能够指导我国各类补偿实践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