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55篇 |
免费 | 445篇 |
国内免费 | 17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18篇 |
劳动科学 | 91篇 |
民族学 | 387篇 |
人才学 | 593篇 |
人口学 | 45篇 |
丛书文集 | 5345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991篇 |
综合类 | 10425篇 |
社会学 | 1490篇 |
统计学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578篇 |
2022年 | 602篇 |
2021年 | 835篇 |
2020年 | 607篇 |
2019年 | 682篇 |
2018年 | 197篇 |
2017年 | 358篇 |
2016年 | 518篇 |
2015年 | 676篇 |
2014年 | 1413篇 |
2013年 | 1073篇 |
2012年 | 1273篇 |
2011年 | 1452篇 |
2010年 | 1382篇 |
2009年 | 1268篇 |
2008年 | 1542篇 |
2007年 | 1150篇 |
2006年 | 989篇 |
2005年 | 991篇 |
2004年 | 764篇 |
2003年 | 724篇 |
2002年 | 657篇 |
2001年 | 584篇 |
2000年 | 460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张京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1):47-50
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我党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科学进化论.这一特征在语词上通过一个"进"字表达出来.虽然"与时俱进"和"与时俱化"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本质的超越.同时,这一表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易经>、<庄子>等经典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涵,也建立,了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道桥梁.当然,由于现代时间观念的一维性质,使得人们在批驳"直线进化论"的同时,易于陷入"时间进化论",而时间进化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直线进化论,这也是需要警醒的. 相似文献
32.
3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在其建设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保障,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制度保障是建设的着力点。其中生态产业和生态技术是建设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是建设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法律法规是建设的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35.
赵日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6):69-7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理论、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报告都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37.
党的形势政策观的价值取向,就是我党在分析形势进行政策活动时所指向的一定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维护工人阶级的统治地位和阶级利益作为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们同时也是党在分析形势进行政策活动过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8.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八成多未成年人在寒、暑假中平均每天上网3.02小时,平时放学后会有平均每天1.38小时的时间花在网络上;而传统文化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四成多青少年竞不识孔子孟子。(《北京日报》3月3日) 相似文献
39.
刘荣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1-54
每个人都同时有着三重生命,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指人的肉体生命;社会生命指人的社会存在;精神生命则是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形上思考,是生命最终的精神皈依。生命观因此就是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这三重生命的观点与看法。“贵身”的自然生命观、“虚静”的社会生命观和“死而不亡”的精神生命观共同构成了老子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4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信息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给我们认识信息资源提供了—个新的视角,作为信息资源最为集中的图书馆,有可能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和开发,并利用网络工具对社会各领域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正从单—纸张型文献借阅为主的面向管理的服务方式向以电子媒介为重点,以网络应用为中心,以文献传递、资源共享为特点的面向用户的新型网络信息服务转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位,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及眼务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