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通过语料库对比定量分析中国学习者写作中时体否定表达的使用特点.同时,定性分析中国学习者使用的典型时体否定表达的主要功能.结果发现,学习者使用不同类型的否定表达和本族语者在总体趋势上一致,但在单个否定表达使用频数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种否定表达中,他们和本族语者也存在相似之处,主要选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但是,在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否定表达的各种不同功能中,学习者使用的句式单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缺乏充分的论据支持和严密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记叙文,本文考察了时间状语与一般过去时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口语中一般过去时的标记比例明显低于书面语,但是不管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均高于没有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说明时间状语的使用对学习者标记一般过去时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使用位置型时间状语和次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促进作用,而使用定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阻碍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的语域会影响一般过去时的使用,但是不会影响时间状语的使用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体意义的角度,讨论了寿县方言的"可VP"问句。分析该问句的类型及其特殊性,并将该句式与阜阳方言、合肥方言做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英汉时体系统在语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时体系统的探讨,包括时体范畴的界定,时体形式的实际应用,时体形式的认知机制,以及时体系统的跨语言对比等等。但是系统讨论时体形式语篇功能的文章不多,即使有也言之不详。本文以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文体学为理论依据,着重论述英语时体系统的语篇衔接功能,包括时体系统作为语句间的衔接手段,叙事性篇章中的时体系统,时体系统的语篇功能与二语习得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书法的构形基础,书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汉字的简化,并时时体现着汉字的简化,这就是"书法与时代文字形体的共时性"规律.然而在今天这个规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简化字入书既有难度,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当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直接宾语位移的方向可以将双宾句分成两种类型:外向句和内向句。这两种双宾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影响到它们的句法特征。首先是它们在时体方面的选择,外向句可以用将来时间和过去时间,但是内向句只可以用过去时间。对二价动词构成的双宾句而言,内向句的有界性很强,所以一般要带体标记"了",而外向句的有界性弱决定了它有时可以不带体标记"了"。而对三价动词构成的双宾句而言,"了"不一定是强制要求的。其次是表现在对论元的选择上,它们都可以接受事论元,但是外向句还可以容纳结果论元,排斥材料论元。而内向句正好相反,它可以容纳材料论元,但排斥结果论元。并讨论了时间或空间距离对三价外向句变换成"SVOD给O 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俄英动词的时体语法范畴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其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VP到底”可表空间、过程或程度,“到底VP”可表主观时间和确认等意义。导致“VP到底”语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V的语义特征,导致“到底VP”用法差异的主要原因是VP的时体特征。此外,“到底”和“说”等言说义动词紧密结合,还可表总结及本质分析的篇章功能。汉语“到底”的语义演变,充分体现了汉语方所成分去范畴化的连续性,以及空间认知模式在汉语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南朝宋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收集和研究,对不定时表已然类时间副词“已经、已、都、早已、早就”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一类时间副词在语义上的相同点和差异:尽管都表示“已经”义,但“早已、早就、都”侧重描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已经、已”主要表示时体的称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