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31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1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77篇 |
劳动科学 | 38篇 |
民族学 | 130篇 |
人才学 | 166篇 |
人口学 | 46篇 |
丛书文集 | 1718篇 |
理论方法论 | 323篇 |
综合类 | 6477篇 |
社会学 | 731篇 |
统计学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224篇 |
2021年 | 310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224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397篇 |
2014年 | 727篇 |
2013年 | 615篇 |
2012年 | 755篇 |
2011年 | 796篇 |
2010年 | 803篇 |
2009年 | 745篇 |
2008年 | 808篇 |
2007年 | 613篇 |
2006年 | 449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称谓一直以来主要是社会语言学研究关注的对象。认知称谓词属于称谓词的范畴,本身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基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人们在认识自身时进行的抽象思维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102.
朱淑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113-116
每一种新的语言理论的出现都会伴随对其理论的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也是如此。概念隐喻理论符合人的认知特性,以已知认识未知,寓抽象于具体。鉴于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实证研究表明: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词汇教学能够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词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它能够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从而从某种程度上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基本上是良性的、积极的。同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其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校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应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4.
韩志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49-151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育者不重视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技巧而导致学生只能对词汇”死记硬背”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者如能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一些记忆技巧,将会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在此将要论述的就是如何将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理论、图样理论等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05.
社会认知偏差使辅导员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学生。本文指出了高校学生工作中常见的几种社会认知偏差,并且列举了辅导员的这几种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克服社会认知偏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廖卫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59-64
旅游地形象由核心要素、基本要素及支持要素构成,旅游地形象具有系统特性。通过游客调查对广州旅游形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存在几方面的差异,即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与广州旅游形象内涵/定位差异、形象载体与形象认知差异、形象认知与旅游行为差异及形象内涵/定位与形象载体差异等,并进而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不谋而合。提出新型的道德观,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的精神,可以从优秀道德传统中吸收精华。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也更加贴近群众的认知理念,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08.
图灵测试是AI的哲学基础,曾一度激励了AI的发展。今天,一些人仍将它看作AI的“黄金标准”,但更多的人认为它已然“过时”。那些对图灵测试的批评源于对它的误解,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取消主义、归纳主义解读。一旦这些误解得以澄清,批评也就失效。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图灵测试的支持者,也大都未能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刻洞见。这个洞见就是,智能是个“情绪概念”。与智能的“情绪概念”相匹配的是对图灵测试的反应依赖解读。普劳德富是此立场的当代倡导者。不过,她对反应依赖解读的表述是有问题的。机器要通过图灵测试就需要具有与人类相当的社会认知能力。这告诉我们,要建造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其关键在社会认知,而非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重在对智能的隐匿本质给出计算解释。 相似文献
109.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体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受这一立场启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再囿于模拟大脑的计算-表征框架而有了具身化转向。具身的人工智能体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从“具身”的视角看,须首先消除心、身二元论思维,从而彻底摆脱传统人工智能采用的计算-表征思路,以及将人类心灵和身体视为心灵和身体的唯一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身体”不是一种与“心灵”对立的实体,身体的“具身性”在于它自身负载着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机制,从而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或一个环节。在此意义上,以应对世界的活动为模型的人工智能体可能具身化,从而“在-世界中-存在”,此时,“人工智能的身体=人类创造的身体形式≠人类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0.
认知资本主义理论认为价值生产在认知资本主义时期超越了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厂的时空限制,导致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工作场所和生活空间以及生产领域和再生产领域之间边界的崩溃,从而产生了价值衡量的“标准之外”和“超越标准”领域。通过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解读和认知商品的价值规定分析可以发现,认知主义者所宣称的价值规律危机之所以不成立,一方面源于他们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相关概念范畴的曲解,是“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所导致的对劳动与知识辩证法的遮蔽。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语境中仍是适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