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852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1403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明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峰,手工业生产也空前繁荣,在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商品包装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并具备了造型别致、质朴典雅等鲜明的艺术特征,体现了明代包装的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对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自明政权建立以后,其大一统思想与治国方针一直未曾间断.被称之为"弹丸之地""偏僻之地"的贵州,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尤其是针对世居少数民族的治理.在国家力量涉足的少数民族生活区,国家治理秩序得以有效地建立.贵州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与文化格局逐渐形成.诚然,这当中不乏中央政权的有力引导,但重视民生、关怀...  相似文献   
93.
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作为明代新型士人的代表,吴中士人在这种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多卜居乡间,优游于山林市井,不再以公共政治事业作为自己的价值依归,但在有涉乡民利益时却能奋然而起.他们脱离了古代士人"仕"与"隐"的老套,完全以一种平民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庶民的代言人.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命,沉湎于日常生活的享受,沉醉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境界,摈弃了以政教为主导的古典主义文艺观.吴中士人的这种身份和观念的转变,对明代思想文化的世俗化潮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4.
文章立足邯郸实际,结合全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邯郸经济现代化的目标进程、有利机遇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特点,只要采取科学的战略措施,邯郸完全可以经过24年即到2030年实现基本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95.
明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十分活跃,民族融合日益加深,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明代岭南民族融合关系具有普遍性与不平衡性,双向性与延续性等特点,并最后推动了岭南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6.
洪武中后期江南里甲制度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十四年(1381)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里甲(黄册)编制,存在着不少问题。里甲制度本身的设计存在着诸多缺陷,并由此导致了里甲组织在赋役征发中的可操作性出现了问题。为此,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改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确立户等、编制赋役册,来解决里甲杂役的佥选标准及轮充次序问题;规定以“都”为里甲编制的基本单位,同时调整有关“畸零户”的规定,以解决里甲编制中的地域范围问题;重新恢复粮长并划定其管辖范围(“区”),重组以里甲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等等。正是这些调整,才使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第二次里甲(黄册)编制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7.
《金瓶梅》人性观与明代中后期"克己复礼"思想无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武  李冬山 《江淮论坛》2006,20(6):168-174
从人性的解蔽与整合角度探讨,《金瓶梅》作者由纵欲走向禁欲的人性观与明代中后期的多种思想文化并存共生的局面有关,也与当时“克己复礼”思想大背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8.
明统治者在土司区治理中实行了土流共治的管理体制。土流共治下的土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布政司府州县、都司卫所与土司间的土流政区互辖关系,二是布政司府州县、都司卫所、土司衙门内部的土流官员并设关系,三是土司身兼土官职衔和布政司府州县、都司卫所职衔的土流兼职关系。土流共治下的土流关系呈现出既协作施政又彼此博弈的特点。一方面,土流虽有主从之别,但二者各司其职,协作施政;另一方面,因土流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二者又存在着纷争和博弈。  相似文献   
99.
清中期青海地区国家政权建设增强,为清朝实施以蒙藏分治为核心、严格控制口内外民族交往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隔离政策奠定了组织保障。这种外在的制度性干预,对青海口内与口外造成不同影响:口内较少受到民族隔离政策影响,民族融合广度与深度持续增强;口外及其与口内的民族交往交流受到抑制,遭遇多个层面的抵制,但民族交融生生不息,消解着清朝的政治权威性。这说明源于物质生活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族际交往交流是自然趋势,民族交融乃是历史所趋与民心所向,并不因国家权力干涉而停滞。  相似文献   
100.
宋明文人异调组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组词的一个类别,文人异调组词产生于南北宋之交而发展于明代:结构形式从最初的松散组合到相对完整明确,题材有所扩展,戏剧性因素相对增加。文人异调组词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诗词曲三体文学并行发展和交互作用的结果,表征了出位之思在词的风格之外尚作用于其形制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