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1篇
人才学   26篇
丛书文集   906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614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1.
在说明《哈里斯堡宾州人报》模拟投票的"新闻趣味解释"未尽合理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两个问题:作为现代民调的先驱,模拟投票为何诞生在美国?为何又只能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认为:1787年《宪法》确立了"人民同意"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为模拟投票的出现提供了制度前提,转型中的"杰克逊民主"则赋予模拟投票以具体的历史语境:投票权的扩大促使票数计量成为主要的政治资源;党团核心干部会议的瓦解刺激了政治家、记者和民意观察家们模拟投票的需要;新型政治家则力图使得模拟投票成为象征性数字符号。  相似文献   
312.
儒学教育是指根据中央王朝政府政策法令办理的、以统治王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教条为内容的各级教育。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在官学、书院、社学等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其缘由有三:一是中央王朝极力推行,二是地方官吏积极配合,三是各地土司主动创办。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稳定、教育发展、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13.
张群 《华人时刊》2015,(1):54-55
初见石明老先生,真不敢相信他已经是85岁高龄的老者了,看上去也不过是70岁左右吧。交谈中记者才知道,老人不仅是位传奇人物,他身体还患有多种疾病,可是却怎么又这么精神矍铄呢?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终于得知其中的奥妙有两条。一条是老人凡事看得开,对身体的疾病随遇而安;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老人有一颗大爱之心。不是亲子胜似亲子在老人家中采访时,记者见他不大的客厅中还支着一张单人床。石老解释,这是给一位受助者住的。原来这位受助者名叫陆本国,今年48岁,安徽金寨人,石老资助他已经24个年头了。如  相似文献   
314.
古代邸报的发行体系承载着邸报传播的最后环节,也是邸报价值能否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关于清代邸报的发行抄传研究十分有限,诸多问题并没有彻底厘清。清代邸报的发行主要有两大系统组成,即驿传系统和提塘发行。驿传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机制;提塘发行为清代邸报最有特色的发行模式,它包括京塘和省塘两个层级。两者共同组成清代邸报的发行网络。  相似文献   
315.
孙域配孺人陈氏李氏合葬墓志记载了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孙氏郡望部分世系,孙域本人的仕宦经历及出处行状。墓志由万历朝一品大员王敬民撰文,涉及到当时许多中高级官员的姓名、职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特别是对孙域之胞弟孙坤、西华王敬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金石文献佐证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16.
明代邦交呈现出多种特点,但概括来看,明代邦交是一种务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至上型的以朝贡贸易为联系手段的文化邦交。这一邦交模式来自于儒家文化的熏染。它既是对汉唐以来中外邦交模式的继承,又是对蒙元时期邦交模式的发展与修正。它既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建立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完全不对等邦交模式,也不同于现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谋求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现代邦交模式。  相似文献   
317.
以王竑为中心的明代漕抚创制过程,实际包含两条线索轨迹:一是由永乐以来的单一武职总漕,演变为文武双轨制;二是由宣德以来对南直隶江北派设的巡抚,演变为由文官总漕的兼职.明清以来史家多关注前者(漕)而忽略后者(抚),导致一方面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和时间次序,另一方面则忽视了王竑之前南直隶江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并日趋稳定的史实.漕抚定制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永乐北迁后明廷必须解决的南漕北运和加强对南直隶行政管理得以有效兼顾.此外,王竑两任总漕之间的七年间,文官漕抚的职位虽无人填补,但其权力却有所分散、转移,其中监督各府州仓粮和卫所屯粮之权由"总督南京粮储"都御史接收,而管理河道和镇守淮安之权,则重新归属于漕运武臣之手.  相似文献   
318.
明代漠南地区灾情严重 ,灾荒对该地区的危害和影响巨大 :灾荒造成漠南地区人口伤亡 ,人口数量减少 ;导致财产损失 ,经济衰落 ;加剧了漠南地区环境的恶化 ,破坏了社会安定 ,加深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19.
明代中期以后,实行鬻牒度僧。景泰、天顺年间,是鬻牒度僧初行时期;成化至正德年间,是鬻牒度僧基本确立时期。嘉靖以后,是鬻牒度僧普遍推行时期。户部及督抚等官是鬻牒度僧的主要倡议和推动者,礼部及僧录司等官开始多反对鬻牒,至正德以后也转而同意,而皇帝则可分为拒绝型、摇摆型、坚持型三类。明代中后期的鬻牒度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对巩固国防、保障百姓生活有一定积极意义;大量鬻牒度僧,使僧团冗滥混杂,对生产发展、社会稳定也起了阻碍作用;它与试度共同造就了明朝庞大的僧团,维系着佛教表面的繁盛;大量鬻牒度僧,导致僧众素质低下,佛学进一步衰微。对于明代社会来说,鬻牒度僧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对于佛教来说,其消极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20.
在明代空疏学风弥漫的大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态度鲜明地反对不良学风,提倡实学。在求实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学者一改空谈义理、束书不观的积习,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读书博闻、考证求实上来。由此汉学复兴,考据学渐成气候,并取得不小的成就。明代考据之风是对宋学内部考证求实风气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直接或间接的启迪和影响了清初和乾嘉的考据学,在唐宋以来考据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