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0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770篇
理论方法论   148篇
综合类   1250篇
社会学   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隆里所系明初设置在贵州清水江地区众多千户所之一,其余卫所至今已仅存些许历史遗迹,而隆里所却形成了"屯堡文化"现象,何以至此?田野调查资料、民间历史文献与正史史料足资证明,在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中,隆里所人通过祖先记忆与歌谣传唱来表达其作为明代卫所官军后裔的事实;亦借对王昌龄遗迹的筑建和重修,来激励所中子弟参加科考之决心,而科举的成功,更是其身份得以坚持不变的重要动力。自明迄清,因处于王朝国家"华夏"与"四夷"分治的边疆治理理念下,使隆里所人与周边土司及少数民族人群的交往中,一直保持着泾渭分明的边界,其交往策略游离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外,时常保持警惕,坚持着卫所官军后裔的身份而不致变迁。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选取明初期和明中叶三部小说作为语料,考察了小说中各类动词重叠式在现实句和非现实句中的使用情况,联系汉语的历史,指出"V一V、VV"动词重叠式在产生之初既可用于现实句、也可用于非现实句,但逐渐演变为具有强非现实性特征的句法结构,明代中叶前后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时期。明中叶动词重叠式现实性表达存在地域分布差异,北方主要用"V了V",南方主要用"V一V",清以后"V一V、VV"一般要加"了"才可用于现实句。现实性与非现实是语法学研究中一对颇有争议的范畴,其是否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学界都有不同意见。本文以动词重叠式的发展为例,说明这对范畴确对汉语语法的历史演变发生了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3.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历代正史和文学作品中传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戏曲中关于曹操事迹的剧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元代三国戏以及民间传说等文献加以改编,大致勾勒出曹操风云际会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时期文学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明代戏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为西蜀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对立面出现的。通过对明代戏曲中许田射鹿、云长辞曹、义讨董卓、黄鹤楼论英雄、祢衡骂曹、文姬归汉等情节的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明代民间对曹操形象的广泛传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34.
丁波 《学术研究》2012,(3):156-158
清代学者赵翼对关羽由人到神的过程有这样的描述:"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着显赫,久则浙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加壮缪武安  相似文献   
35.
由明沈德符撰写的《万历野获编》及《补遗》中有为数甚多的历史词语,这些词语现代人已不太能理解,而常用大型工具书及历史类专科词典,如《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国历代官制词典》等也未能将其完全搜罗进去,或虽有收录但释义有误,或对其所处时代的把握不够准确。通过对“把目”、“部堂”、“对品”、“宫秩”等词语的考释,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提高《万历野获编》的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6.
在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明代,儒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唯我独尊自恃博大.明初禁海政策的推行,使明代的朝贡贸易体制达到了顶峰.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朝贡贸易体制最终走向衰落.儒家观念上的影响和辐射是朝贡贸易体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之前汉唐的发展成熟,到明清时代的鼎盛瓦解,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这点不难理解儒家文化对历朝历代的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影响.正是在儒家思想的辐射影响下,“称藩纳贡”求得保护的朝贡贸易体系得以建构起来.之后一系列的演变,无不是在明朝的朝贡贸易体制下小范围的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37.
饶品样 《中州学刊》2012,(4):141-14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明代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崇尚现实、追求自我扩展与个性化的生活;肯定人世欢乐与生活享受;肯定俗欲,倡导人生自适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建立。明代文化价值观的嬗变为其旅游观的出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丰富了当时的城市旅游活动。同时,城市旅游活动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宽了人们的视野,增添了新的文学素材,促进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38.
纲鉴史书兴起于隆庆年间,盛行于万历年间.适应科举需要而产生的纲鉴史书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和明确的为科举服务的主旨.它在明中叶以后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其影响上至帝王大臣,下至百工村妇,甚至还流传至国外.同时,纲鉴史书的内容还被其他书籍所引用、论证.纲鉴史书的这种影响力典型地体现出它的史学普及功用.  相似文献   
39.
正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其《古今谈概》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候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  相似文献   
40.
明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西北设置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并广置边堡,重兵防守,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费区,给政府造成了边粮供给的困难。为解决边粮供应难题,明初边粮来源主要有四,一是屯田粮,二是民运粮,三是开中,四是京拨年例银购买,其各自在边粮供应中的比重与作用随着时代不同而不同。边粮是明代整个北边防御体系的物资基础,是军队能否长期驻守,在军事冲突中制胜,并维持西北安稳局势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