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9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9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155篇 |
人才学 | 2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916篇 |
理论方法论 | 145篇 |
综合类 | 1846篇 |
社会学 | 127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09篇 |
2008年 | 226篇 |
2007年 | 191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在近几十年中国大陆的历史学界,明清史和近代史是两个取得了重大成就的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两个在时间上接续的历史时段中间出现了一道鸿沟———两段历史各有其问题意识,学者们向我们展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和历史叙述方式。但是,出自明清史的社会史研究者从他们的实践出发,对传统明清史和近代史研究之间的这种断裂进行了反思。在更加多元和复杂、而非单线的问题意识之下,重新认识这一段历史的内在脉络,从而有可能使双方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2.
明清时期区域社会中的民事法秩序——以湖北汉川汈汊黄氏的《湖案》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湖北汉川黄氏宗族拥有汈汊湖水域的大量湖产撕墓槭粑侍?他们与周边众姓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讼,并将相关的诉讼文书、契约等收入族谱中,总名为《湖案》。如果仅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些材料加以研究,固然会得到一些民事法秩序的规范性内容,却有可能掩盖丰富的经验事实。如果将它们置于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在实践的层面进行分析,则可以看到权利的实现与宗族建设、司法审判与民间秩序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基层社会结构与国家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社会民事法秩序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83.
84.
洪山戏是流传于皖东来安、天长,以及江苏扬州、六合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脱胎于明末清初的傩,因而具有鲜明的仪式性、祭祀性特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一跃成为“抗战戏剧”,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宣传和群众性文艺普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对淮南大众剧团的洪山戏演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剧团在演剧活动中呈现出演职体系规范化、舞美式样成熟化、宣传手段多样化以及管理制度系统化等特点,洪山戏也逐步从“香火戏”发展成为“红色戏剧”。淮南大众剧团在演出模式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5.
起始于2003年并于2010年全面展开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既是中国当前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促进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剧团改制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提出市场导向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需要各地方剧团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同时仍有赖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促进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各项保障制度,逐步使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及其对20 世纪初中国戏曲变革的影响。指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样式、题材、人物、情节与冲突、语言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历史走向,也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深入反思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教训。他的戏曲创作与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词、小说等方面的成就一道,构成了梁启超这座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高峰,这座高峰承前启后,对20 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至今犹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7.
明清云南人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云南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期。明统治者提倡文治 ,在云南靠内地区府州县广建儒学、书院 ,推动了云南文化教育的发展。清王朝建立后 ,在云南依然推行“尊孔读经”的文教政策 ,普遍设立义学 ,在边远民族地区兴办儒学。这时期 ,人才大量涌现 ,这既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 ,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从这时期云南人才的地理分布看 ,云南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88.
兰青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171-172
戏曲艺术当今面临传承危机,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戏曲艺术产生漠视。本文通过结合戏曲艺术自身特点和青少年群体年龄特点对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戏曲艺术素质教育的进行价值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9.
杨惠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77-79
《四平戏传统剧目》是在民间老艺人口述本的基础上整理、编纂的一套丛书,收录了11个以口授心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承了数百年的演出本。这些作品大都源自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较多地保留了民间创作的原始风貌。由于没有公开出版,印数非常少,这套丛书在国内外都难得一见,是研究弋阳腔、四平腔和闽北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值得珍惜。 相似文献
9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21
通过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对明清时期汾河下游地区旱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来看,旱灾发生的频率大、持续时间长,2级以下的旱灾发生的频率最高,3级、4级相对较少,在明中后期、清中后期,发生重度和特大旱灾的频次相对较多;从空间尺度来看,临汾盆地中心是干旱发生的重灾区,周边山地、有支流流经的地区旱灾发生相对较少,入黄口附近因黄河的顶托作用受灾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