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6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189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明清是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明清时期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的社会环境、清真寺的性质和分布格局、穆斯林的构成、伊斯兰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前几天,我在博客上拜读了一位山西博主呼唤重振“晋商”雄风的博文,跟了一副贴子。“徽商”、“晋商”同处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交通及通商条件也大同小异。两大商帮在晚清乃至民国初年都曾雄霸中国经贸市场。现代两大商帮的后裔们都在提出“重振雄风”的口号。官方更是竭尽全力招商引资,推出多种举措,力图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3.
依省划分是民族划分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民族行省划分,发端于明清之前的民族政区划分.明清时期,在许多史籍中频频出现按行省划分民族的方式,西南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民族行省划分思想在当时盛行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民族划分方式.明清时期民族行省划分的产生和盛行,既是对民族政区划分的沿袭,更和当时实行的行省制和土司制有关.此种划分方式易被人们所接受,因而民族行省划分的思想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04.
淮域本土商人渊源博大,而"淮商"之名却始自明代中叶,脱胎于两淮盐商."淮商"之实,应指所有淮域在籍商人."淮商"的名与实不对称,既与两淮盐业的特殊性有关,也与淮域的区域特质有关,滋补着外来的徽商、晋商、陕商,反而自身成就不出当时的商帮,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5.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在大多情形下,对于社会慈善以及救济方面的民生保障都会有各显不同的一套社会机制。人们平日维生会遇到众多难题,贫病之人难于度日,即使一般人家遇上灾荒、瘟疫,都将困顿不堪,如何应对?传统的方法是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宗族组织)倡设义仓、置办义庄(义田),在灾荒或青黄不接之时低价出售仓粮。宋代以降,社会上出现了养济院、育婴堂之类的组织,收养孤老和弃婴,到明清时期尤其在清代,善堂增多。徽州的社会慈善以及救济保障义举就很普遍,它们属于传统的乡村范式,带有浓烈的宗法社会色彩。  相似文献   
106.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7.
明清时期,法律对土地交易有着严格而规范的要求:使用官印契本或具备契尾;买卖土地应诚信、不得重复典卖.制度层面废除"先问亲邻"的传统,缴纳契税过割赋税,禁止买卖旗人土地.但是,明清土地交易的实践中却有极强的变通复杂灵活性:突破"族田不能典卖"的规则,田面、田底分离交易,白契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08.
楚爱华 《东岳论丛》2001,22(5):118-120
明清小说家对女性的描写经历了丑化、美化、再丑化、再美化的否定之否定的变化。其中在它的前三个阶段 ,无论是丑化还是美化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固守父权。但各自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对女性再美化阶段冲破了陈旧文明深厚的性别成见 ,表现了一种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09.
明清之际的经世思潮突破了以往经世思想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 1)“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由离异走向统合;(2)在“治体”上由尊君转向重民,形 成了具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政治学说;(3)重视“利用厚生”之学,主张“工商皆本”和经 济自由;(4)广采博纳外域新知,会通中西。不仅将中国经世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且孕育了启蒙思想,使经世思潮与启蒙思潮相互交织,显示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萌动 。  相似文献   
110.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人们习惯称他为“船山”。比如,他的著述篇目,称作《船山著述目录》;他的著作集,刊作《船山遗书》、《船山全书》;他的生平事迹年表,题为《船山公年谱》、《王船山先生年谱》。为了纪念他,许多地方修建了“船山祠”,为了研究他的思想,海内外成立了各种以“船山”命名的学术性团体,等等。总之,三百多年来,“船山”别号与王夫之本名一同流传,为学者乃至世人所熟悉。那末,“船山”这个别号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船山”别号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