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6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189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明清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要特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补经史之不足,《金瓶梅》与《红楼梦》堪为其中代表.二书中涉及宗教文化的描写带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当时民间信仰与实用功利的关系,同时塑造了不少逐利鄙俗的师尼僧道形象,亦是当时释道逐渐衰落的真实写照.而与人物家庭相关的婚丧习俗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各种形态的婚事描写、完整周详的丧礼叙述等,均反映出明清时期真实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2.
郑振满 《学术月刊》2012,(4):129-139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实行以家族组织为基础的乡族自治,曾经是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乡族自治的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所谓乡族自治,是指在国家法律和官府授权之下,对乡族事务实行自我管理;在聚族而居的社会环境中,乡族自治主要表现为家族自治。解读福建省长汀县培田吴氏家族的族谱资料,可以发现闽西客家的乡族自治传统,与晚清地方自治有历史渊源。培田吴氏的家训、家法与族规,体现了家族自治的理想模式。培田吴氏的各大支派和社团组织,对乡族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了有效的管理。清末新政期间成立的"培田公益社",取代了乡约的行政职能,实现了从家族自治向地方自治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93.
明清时期我国城乡茶叶市场的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继续发展,城乡茶叶市场也不断扩展.作者分析了明清时期茶叶市场发展的基础,认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茶叶市场扩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茶叶的农村市场、城市市场进行了深入探讨,剖析了城乡茶叶市场在茶叶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延斌 《齐鲁学刊》2003,(1):115-120
在中国传统家训发展史上 ,明清两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主要表现为 :封建社会转衰而家训发展呈现空前繁荣 ,并在清代前期达到鼎盛 清代后期 ,虽然传统家训走向衰落 ,但其中又交织着局部的开新、变革。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性教育的出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明清时期山东方言文献中前缀"阿"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并以同一时期与山东方言邻境的其他方言中"阿"缀的使用情况为旁证,可以看出,"阿"缀在明清山东方言中已经是一个非能产的词缀成分,在现实方言中已经消失,这一时期文献中的"阿"缀附加式复音词基本上属于用典和拟古用法。  相似文献   
96.
明清时期,徽商积极参与江淮地区的水利治灾工程、备荒盐义仓的建设,以及灾中和灾后的救荒工作,为江淮地区荒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而言,徽商参与明清江淮地区的荒政建设呈现出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不平衡发展的特点。而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特点与徽商供给江淮地区荒政公共产品中"利他主义"之面纱下的"利己主义"驱动有关。徽商不吝赀财地向江淮地区有选择、有重点地投入荒政公共产品,一方面有利于屡遭灾荒袭击的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进入官绅阶层、实现在侨寓地的土著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利用方志资料详细统计、分析了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分布情况及长江流域的双季稻种植情况,勾画出了水稻分布的区域轮廓,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98.
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渔民的种种海神祭祀活动,尤其是渔船上神龛供奉的诸神合祀现象等,揭示了海洋渔业生产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渔民的海神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即平安捕鱼、多捕鱼、捕好鱼。这是渔民海神信仰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但海神祭祀活动只能是消除渔民的紧张心理,获得心灵上的宽慰,从而增强漂泊于大海的信心与勇气,去追求海洋渔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9.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商人组织不断完善 ,商人的经营活动呈现出集团化、职业化、土著化、缙绅化等趋向 ,这些推动了明清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商人阶层的不断壮大 ,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考证了明清时期广东、广西所属州县12位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