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57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充、葛洪提出口语、书面语之争的关键之处在"易晓",此后口语、书面语之争表现在"诗"与"笔"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有着异向发展、不同追求。"诗"由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的口语化,经曹植、陆机、谢灵运诸人提倡藻饰、对仗等,又发展至沈约"三易",回归口语化的"易读诵"。"笔"由曹操诸人的口语化表达,经历了越来越藻饰化进而成为与口语对立的规则化的骈文,但其各种规则也集中到"易读诵"上。而且,佛经也在追求翻译的"易读诵"。诗、笔、佛经同是"易读诵",却有回归口语化或对立口语化、转化口语化的不同,这就是诗歌与非诗歌、文言文与白话文、口语与书面语貌似天壤之隔而又有所沟通、有所融和,古代的文学语言正是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被人们运用着的。  相似文献   
22.
出于对易学研究视野狭隘化的反省,钱澄之摆脱了象数之学与义理之学的束缚,主张站在《易》理的高度来审视象数和义理的关系。从阐述《易》理的角度出发,他高度评价易象的地位和作用,并扩大了易象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钱澄之以阴阳为《易》理的核心,认为处理二者关系的最好做法是,在承认阴存在的前提下扶阳抑阴。  相似文献   
23.
程颐<易>学在易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程颐在解释<易>学的过程中,除了继承和发挥前人的很多解释方法和成果之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新的解释方法.如将<易>学与<四书>学进行互释和会通,旨在结合<易>学中的形上学与<四书>中的儒家道德伦理,由此为人们遵循和践履儒家伦理道德提供形上学的道德说教.这种方法后来为众多学者所继承,成为<易>学解释学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24.
15世纪心学史表现为理学与心学的冲突与交锋,尤其是陈白沙和胡敬斋之间的学术分歧.在同门之间的学术分歧背后,隐藏着心学涌动的新潮流.白沙和敬斋分别从"终贯系统"和"横摄系统"发展康斋学,体现为高明心学与实在心学的不同诠释路径.从"心与理一",到"理与心一",从主敬到主静,表现出崭新心学形态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而阳明心学的出场标志着程朱理学的暂时性终结.阳明心学由于海纳百川,直指心体和性体,体现出较为完备的心学形态.  相似文献   
25.
邹建锋 《船山学刊》2009,(1):145-147
通过对康斋和白沙在学习方法、日用工夫、生活态度和感情的纽带四个方面的学术比较。笔者认为陈白沙不是吴康斋“别派”。而是重要的嫡传一派,是康斋学南传的主要一支。康斋与白沙有直接地学承关系,居于白沙与阳明的先驱地位,是明学的启明者与前驱。明代理学由白沙开始,进入“精微”的心学时代.吴康斋则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  相似文献   
26.
赵中国 《社会科学》2008,(5):120-128
朱熹易学思想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易学观,朱熹易学观是对易学总体的反思,它包括易学史观、对易之结构的认识,以及对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思.易学史观包括一对核心概念:本意和言说,它们描述了易学原初状况和后世易学发展的关系.易由"理"、"象数"和"辞"三重层面构成,这是朱熹对易之存在结构的最终认定.以易学史观和对易之存在结构的认识为前提,朱熹进一步思考并融合了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朱熹易学观为易学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7.
李贽在其易学著作《九正易因》中,结合对传统与历史的重新考虑和对现实的审视,借鉴熊过和杨万里的以史论《易》之法,从“经史相为表里”出发,以经史一物为原则,引证史实,以史观《易》,以史统道,重视平等,形成自己特有的以史解《易》之特色.  相似文献   
28.
正以屈求伸以屈求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公关心态。其语出《周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伸也。"蠖是蛾的幼虫,这种幼虫行动时总是先蜷曲后伸展。因此,以屈求伸是指用弯曲来求得伸展。说明一个人处世有方,能屈能伸。明朝人王世贞在《鸣凤记·第五出》中说:"尺蠖欲求伸,卑污须自屈。"以屈求伸作为一种应变的公关心态,与韬光养晦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屈求伸是个人处在比较危险的境地时所应用的策略。东汉光武帝刘秀便是懂得以屈求伸的典型历史人物。他于公元23年指挥昆阳之战,昆阳大捷既  相似文献   
29.
吴超 《船山学刊》2012,(4):75-79
潘来晚年究心《周易》之学,此学虽师承于顾炎武,然其治《易》之路径与模式则殊不同归。潘氏《易》学除讲求修己治身之实用性以外,尚包含世俗教化、伦理规范等“资治”内涵。这种新型《易》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潘耒在清代《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0.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