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112篇 |
社会学 | 20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孙玉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1):76-83
吴奔星等创办于北平的《小雅》杂志是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中一份颇有影响的诗刊。吴奔星的诗作既有"纯诗"的艺术探索意识,又努力将倾心人生的悲悯之爱、关注现实为人民大众请命的襟怀、现代人被"异化"现象的思索与自我情感世界诗性的开掘结合起来,化为一种个人与时代、现实与想象、存在与玄学结合起来的歌唱。努力沟通新诗的朦胧传达与接受理解之间的关系,是他新诗理论批评一个珍贵思考的侧面。 相似文献
72.
73.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20年代的象征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80年代中期后的后朦胧诗派。它在每一阶段信守自己走向同时又达成四点共识,即深潜感伤的内视性、追求艺术本体的纯粹性、逐渐向现实主义归趋、寻找中西艺术的融汇。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命运不佳;但存在本身已证明了人与文的双重自觉。它内在把握的思维方式折射了时代风云变幻;它的形式感与独创意识提高了新诗品位;它从纯到不纯的位移丰富深化了现实主义。它不仅拥有荣光的过去,也许还将拥有荣光的未来 相似文献
74.
江玉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43-151
赛博朋克文化交织了青年文化与科幻文化的文化主张,强调了青年做自己的精神需求,在高科技低生活形态下批判资本主义的过度欲求。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虽受西方赛博朋克文化影响,呈现为科技化、自主化、狂欢化等特点,但在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其日益成为青年新话语的建构场域,尤其在赛博朋克小说领域呈现出成熟的青年话语主张,即发展了西方的技术权力话语,以作为身体政治的赛博格异化表征强调了技术与权力支配关系的复杂性;强化了环境话语,以环境观照呈现对全球技术发展主义与环境主义的批判意识;创生了情感话语,以人类的爱作为解救赛博格世界的拯救之路;由此开拓了赛博朋克小说的中国路径。中国赛博朋克文化发展了西方赛博朋克文化的技术认知,超越了西方赛博朋克文化中的颓废与极端,将赛博朋克文化与民族认同联结在一起,以创新、责任感与家国意识成就中国的青年文化新模式。 相似文献
75.
中国新文学“浙军”在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中的引领地位 ,再次显示了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突出贡献 ,这是浙江精神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又一次生动张扬 ;而战时环境促成浙江作家向本土的大规模回归 ,则在浙江文学史上又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6.
1943年,闻一多在他的那篇热情而又严谨的学术散文《文学的历史动向》中,不无忧虑地指出:"但在这新时代的文学动向中,最值得揣摩的,是新诗的前途.你说,旧诗的生命诚然早已结束,但新诗--这几乎是完全重新再做起的新诗,也没有生命吗?对了,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但那差不多等于说,要把诗做得不像诗了.也对.说得更确点,不像诗,而像小说戏剧,至少让它多像点小说戏剧,少像点诗.太多‘诗'的诗,和所谓‘纯诗'者,将来恐怕只能以一种类似解嘲与抱歉的姿态,为极少数人存在着." 相似文献
77.
<正>上海市水务局于2月6日发布消息说,东海今年第一波较大咸潮已袭击上海,由于应对措施到位,全市自来水供应未受影响。据上海供水部门说,东海今年第一波较大咸潮已在春节期间袭击上海。2月3日,作为上海第二水源地的长江口陈行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超过250mg/L的“警戒线”。由于各相关单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因此,未影响全市的自来水供应。此次咸潮预报十分及时。早在春节之前,相 相似文献
78.
79.
80.
张寅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本文从袁枚《随园诗话》的长篇形式与乾隆盛世全社会作诗的对应关系,袁枚性灵诗观的非理论形态,袁枚早达早退的生活方式与乾嘉诗学、考据学各成专门之学的因果关系,中国女性被其整体地推上诗坛等几个方面,对《随园诗话》这一部人尽皆知的名著之实质,重新进行了诠释,而诗话与诗说二体的区别,也在乾隆盛世诗学的繁荣中为人所更易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