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590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林石,北宋熙宁、元丰时以明经笃行著称,长期以《春秋》教授乡里。元丰时与赵抃游,名动京师。又尝与管师常、龚原论学,为学不辞新旧,经术事功兼重。温州太学九先生得益于他的培养。太学九先生的学术思想,实肇基《春秋》学,详考其政治思想和仕绩,都带有经世致用的色彩。至于温州太学九先生一致倾向于程氏学,这主要是在为己之学这一点上,温州的乡先生们、太学九先生们和程氏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许芳  曾勇 《百姓生活》2010,(5):29-30
“我了解她,如果是我出事了,她做得会比我好。”丈夫宋增全平缓而自然地说出这句话时,妻子白玉兰眼圈倏地红了,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屠本<十六国春秋>是依据残本、大量搜集相关史料而成的辑补本,不是杜撰的伪书.判断崔书是否亡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历代书目是否载录,二是历代著作征引情况,三是屠本与其他著述内容异同比较中找出证明残本存在的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并未亡于北宋,直至明代中期仍然没有亡佚,现可找出其流传的基本线索,屠氏正是利用此残本辑补成书的.残本可能亡佚于明末清初.就屠本内容分析,其中部分内容未见其他典籍保存,这是残本保存至明中期,并是屠氏使用残本辑补的明证.  相似文献   
15.
春秋跻僖公是将僖公神主置于鲁君所有祖神之前,如此理解,不仅与<左传>、<国语>以及<公羊传>、<穀梁传>关于此事的记述和评价完全契合,而且使上述文献所载互相吻合.何休所谓跻僖公于闵公之上和范宁所谓升僖公于庄公之上都不正确,杜、孔注疏在相信升僖于闵的基础上肯定跻僖公是逆祀而不是非昭穆,是在错误前提下得出的错误结论.历来的臣子一例说、国君如父说以及为人后者为之子说,与周代文化环境不合,多为曲解.跻僖公事件出现的原因有三:对僖公的特别尊崇,对现任国君鲁文公的迎合,动荡时代宗法面临的困境.秦汉以后囿于儒家价值标准和保守的学术态度,在学术研究中,求真意识淡化而政治伦理观念强化,因而在牵涉到君臣父子、尊卑长幼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以今例古,遂造成对春秋跻僖公的错误理解并代代相承.  相似文献   
16.
阿谁 《北京纪事》2010,(12):90-91
罗永年,1971年生,字仲玉,号长辉,又号日月轩,山东菏泽人,现居北京。自书、自诗、自画,诗书画作品多次发表在《工人日报》《中国社会报》《北京旅游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7.
《中华魂》2010,(1):48-52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很爱读"忘年交书简"栏目的文章,因为它们能为我释疑解惑。最近我从《炎黄春秋》2009年第10期卷首读到一篇文章《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署名余孚,随信附上复印件),感到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18.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24):50-50
正周永康的问题不像核桃或南瓜那样是孤立的,它是葡萄状的,已经变成个集团了。现在他周围被拉下马的省部长这一级的人就有七八个,官员的权力又和武装警察结合在一块,有的地方和黑社会结合在一块。他手里边有权力,还和垄断集团结合,是利益集团,不好解决。——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现任《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评周永康案现在一些大型的垄断性国企盈利很好,类似于"收费站"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期农耕经济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依圣托古"的文化心理,这使得经典诠释在社会变迁与文化创新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引发了中国经典诠释实践的早熟。历史上,在标志着中国诠释实践开端的三传对《春秋》的诠释中,人们对《左传》的诠释,多肯定其"传事"而批判其"不传义"。事实上,《左传》对《春秋》的诠释,是兼具"传事"和"传义"的。在战国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君主政治过渡的大背景下,《左传》作者通过从"尊君"到"重礼"的重建,从"尊王"到"民本"的辩证,以及从"灾异"到"尚巫"的复归等对《春秋》的创造性诠释,承担起了社会转型下思想转承和观念重塑的历史使命,也因此而成功地展现了其兼具"传事"与"传义"的创造性诠释风格。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历史著作是以《春秋》所倡导的等级名分为核心内容的礼法原则为基础,突出强调其“尊王攘夷”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史意”的出发点和实现史学明政教、彰世变之社会功用的途径,而且又是通过历史编纂的形式来揭示这一原则的。但同时应看到,由于过分重视史书编纂体例和《春秋》书法,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