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贞观年间,太子承乾的被废,历代史家都认为是承乾咎由自取的结果。但我们发现,承乾的被废,主要是因为贞观年间李唐王朝内部的党争所致。唐太宗对承乾的猜忌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原由;对魏王李泰的宠爱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诱因;晋王李治党争的胜利是导致承乾被废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2.
73.
唐人试策文对《文选》文章的形制、结构、行文布置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继承。在体制上,唐人策问忠实套用《文选》策文的“起一承一转一合一收”格式(有所增损)。在行文模式上,唐人对策主要采用《文选》“对问”体,开启行文,推进论说。在行文布置上,唐人试策继承并大力发扬了《文选》论说文“事类联类铺排”的做法。  相似文献   
74.
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的个人命运是与其时代背景相联系的.由于初唐时人普遍具有的危机感,和太宗自身因"玄武门之变"的心理阴影,使得国运长久成为贞观君臣共同关注的重点,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贞观君臣谏言议政的核心主题.在这种压力与责任共存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太子承乾,承担着太宗国运长久的沉重愿望,承受着东宫师傅犀利尖刻的批评,再加上自身身体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以及青春期的孤独与叛逆,在此种种压力之下,心理日益扭曲,直至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史料推知邢邵当卒于567年至568年间;以邢邵、魏收生平事迹考索,考证邢邵诗《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当作于562年冬。  相似文献   
76.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7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而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阅读,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潜移默化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既能为写作打下基础,又能影响、改变学生。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文采横溢。  相似文献   
78.
隋朝是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两国建立了对等的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多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政府亦向日本政府派出历史上第一个正式访问使团;隋炀帝杨广和日本的圣德太子为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隋朝期间中日两国交往的繁荣,为唐代中日交往高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著名国学大师段凌辰所作朱批点评《昭明文选》,抗战时遗落散佚,民间藏书家陈中灏于肆间发现、购买收藏,并于抗战结束后将其悉还原主。段以诗馈谢,中原文坛诸儒踵以诗文、书画赞襄记之,画家魏紫熙精心绘出《高士还书图》。"文革"浩劫,段公生前藏书、著述再遭劫难,先前曾失而复得的段批《昭明文选》亦不知所踪,唯《高士还书图》画品及诸儒题咏诗文由其长子段佩简完好珍藏。记叙《高士还书图》发现过程,对所题诗文进行时序链接,对20世纪这一文坛盛事发生背景、文化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0.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受到褚遂良的诬陷,宰相刘洎被杀害。刘洎被杀从表面来看是他的言论不当所致,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交汇促成的结果。刘洎性格直率,锋芒毕露,而晚年的唐太宗却对大臣猜忌日益严重,当性格羸弱的李治成为皇太子之后,唐太宗对强势大臣的举动就十分担心。褚遂良奏上一番诬谮之辞后,唐太宗就顺水推舟将刘洎赐死。显然,担心幼主难驾驭刘洎,是唐太宗杀死刘洎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