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7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运用英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内容,指出辞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无处不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辞格相关方面的知识的输入,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基础,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佐藤信夫辞格体系的独创性在于,着重研究了西方传统修辞学中那些不太受人重视的特异辞格,从中挖掘出了修辞感觉的创造性认识造型的源头,并据此将这些辞格逐个推演出来,构成一个以感觉的内在矛盾性作为动力的动态开放的辞格体系.他以生动的例子说明修辞感觉的这种创造性认识作用是作者和接受者双方自由想象的共同产物,由此也揭示了语言本身的本性就是隐藏在修辞学中的能动的认识论功能,而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工具和形式技巧.佐藤的这套体系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修辞哲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流行语的演变过程,证实流行语对社会舆论的作用。流行语的产生就是舆论从潜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社会舆论显化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流行语,不同的流行语又是不同时期舆论的体现。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更是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代社会舆论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4.
情态分为高中低量值,具有显隐性和主客观取向。隐性情态中隐含一定的言语行为,通过施为句,情态的语用含义得以显性化,成为显性情态。情态的的语用诠释,有助于理解科学语篇的主旨态度,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核酸内切酶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综述了人染色体、其它生物染色体显带概况,并对内切酶的显带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6.
:2 0世纪中国文坛思潮迭起 ,呈现出夸张的显泛化的态势 ,而 1 9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则体现着潜隐性特征 ,原因是 2 0世纪中国经过了规模浩大的反传统运动 ,在普遍反传统的文化语境中 ,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和导引下 ,极容易形成思潮的泛滥 ,而 1 9世纪中国文人虽然也思维活跃 ,酝酿着各种思潮 ,但大多囿于传统的规范 ,甚至碍于自己的身份 ,往往使运作中的或酝酿中的思潮呈潜隐状态。由于这两个世纪基本上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中国文坛都涌动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 ,不过 1 9世纪流行的是以古典文化为价值依托的古典现实主义 ,而 2 0世纪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宽泛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7.
从修辞的心理学基础来看,修辞实质上就是人们在人格理论的三个活动原则(维乐、维实和至善原则)的指导和控制下,对语言的一种创新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实现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一种方式;辞格就是人们给各种创新后的语言形式和意义或创新方法贴上的标签.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不可分性,不太可能找到一个准确的、统一的标准对辞格进行细致的分类.但可从使用修辞的心理动机出发,把辞格大致分为维乐、维实和至善三种辞格,以突显辞格在使用动机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8.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传统的语言生活,它们新颖、生动、富有更强的幽默感或讽刺力,这些表达效果离不开对辞格的恰当运用。同时,网络流行语的辞格还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探求网络流行语中辞格的运用及特色。  相似文献   
139.
词汇辞格指的是运用词和词组的转义来加强语言描绘表现能力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赋予事物对象具体的特征,从而让读者产生直观表象,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分析叶赛宁诗中的词汇辞格运用,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杰出诗人的诗作,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在现代语言学而不是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回指重现视角下的《菜根谭》“顶针”辞格,追溯了在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二者融合互补的学派发展背景下,回指研究由唯形式论、语用认知观到回指重现观的发展轨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说明了“顶针”辞格的回指重现观则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回指重现视角下的《菜根谭》“顶针”辞格研究注重从“形”向“神”的转化与飞跃,这种由表层向深层的根本性转化因而具有其本质的动态意义.重现观作为综合可取的客观标准,对“顶针”辞格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强调了“顶针”辞格是一种社会产物,而不是一种语言能力;强调对主体思想的提炼和创新空间的延展,具有很强的张力和动态潜能.回指重现视角下的“顶针”辞格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而言,皆为完美无缺,其精湛的创意形式和丰厚的思想内容相映成趣,其精巧简练的结构和聚焦的主题概念相契融合,能够与读者的审美心理和认知心理相吻合,因而,能够产生绝佳的读者反应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