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08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1581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01.
乔治忠  崔岩 《文史哲》2006,(6):69-74
《全韵诗》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咏史的系列诗作,以106首诗占用全部诗韵,获取宏博周全的形式效果,其内容起自唐尧,直通本朝,评述历代君主事迹,反映了清高宗的历史政治观,体现了他意欲通过评论帝王政治和通论历史演变,为清朝后代统治者提供保守基业的经验与教训。《全韵诗》实际上是一部韵文的史籍,在清高宗进行的文化总结、思想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值得予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902.
晚清秘密教门大多数是从青莲教和八卦教派生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罗教系统。步入晚清社会后,由于近代社会变迁,秘密教门的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停滞。晚清的秘密教门从其宗教色彩、组织结构和与会门的关系来看,应该处于由民间秘密宗教向民间秘密结社的转变期。晚清秘密教门的活动虽然触及到一些时代主题,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近代社会的一种反动。  相似文献   
903.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处在汉族人民汪洋大海般的包围之中,各地的反清斗争绵延不断,使得清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棘手。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激起了广大汉族人民的仇视。对于清政权来说,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巩固统治,必须首先缓和各种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而对于采取何种措施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降清知识分子以其娴熟的治理国家经验帮助清王朝统治者实现了这一目的,从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4.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中期的佛教造像流行一种"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这种造像特征来源于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它表现的是当时玄学清谈家所崇尚的道骨神韵.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佛教与玄学合流的重要时期,在理论方面,佛学的玄学化表现为"六家七宗"的形成,在佛教造像方面,玄学化的影响以"秀骨清像"佛像为特征.  相似文献   
905.
樊树志先生长期致力于明清史的研究,《晚明史》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宏观实证,抉隐探微,精彩卓荦之处良多。阔大的视角,两个别致的着眼点,叙事史笔的生动勾勒,深度学术积累下的卓识洞见,学术动态的紧密关注与推进,慨然幽深的历史感慨,这些因素铸成了该书的成功和特色。该书成为晚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906.
本文考证了清军入闽之后的仙霞岭之战、分水关之战以及清军攻克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福州府的过程,从而证明《清实录》、《清史稿》等书所栽博洛等人苦战而得闽中的记载为谎言.对郑芝龙降清一事,作者也根据新史料对其动机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订.文章认为:明末清初的中国海洋势力有拥清派与拥明派两大派系,郑芝龙降清失利,表明获得统治权的清廷尚不理解东南的海洋势力,这一问题最终在康熙朝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907.
福州和厦门的开埠是福建城市近代化的起点。随着对外贸易发展,对资金融通的需求大增,外国银行和本国银行相继设立,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型,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银行与钱庄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了传统与近代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08.
赵维平 《中州学刊》2004,(3):123-125
晚清山水诗体现着中国文人的传统意识,或多或少地带有对封建盛世的憧憬与留恋;总体格调是清冷,摆脱不了国势日衰民不聊生的时代投影,或多或少地让人感觉到末世之悲;出现了黄遵宪为代表的描写异域风情的山水诗,表现了新生旧文人开眼看世界的博大胸襟.晚清山水诗五大家中,魏源志在为祖国名山大川一一作信史,山水诗写得具体而细致;谭嗣同山水诗虽偶一为之,但最得传统山水诗的风神;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传统山水诗创作并无大的建树,但其异国风情山水诗在内容上能够客观看世界,不再夜郎自大,形式上有些自由诗气息,因而在中国山水诗史上的地位不能小觑.  相似文献   
909.
清末的粤东韩江沿岸接连发生妇女集体自杀事件,死亡上百人.本文试对此事件进行文本解读,阐释其内在特点和作为社会失范的性质,进而力图揭示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社会失范现象所展开的社会控制,以及它所蕴含的地方族群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910.
共同走进"讽刺"这一参照系的<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展示了截然相反的叙述格局.在作者与叙述者人格共性的探讨和文本分析过程中,可以窥见二者在讽刺的叙述起点上进入了两种同源异向的叙述流程.走向反讽和走向谴责都呈现为艰难的叙述冒险,这一文学景观无论对于文学中的讽刺还是文学本身都颇具深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