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06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1581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名媛诗归》是由明代学者编纂的一部女性诗歌总集,流传很广,但一直有人怀疑钟惺是否是其真实作者。本文认为,它不一定是钟惺本人所作,而是以男性学者的立场为观照点进行品评,提出了“自然”、“清”的文学观念,目的是用女性的创作特质来匡正当时诗坛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952.
晚清新政是晚清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一次变革,其经济政策及法制措施在清末新政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晚清政府决策过程的失误、自身政权性质的局限以及经济政策及法制措施内容本身的缺陷,最终使新政走向失败。但不可否认,这次经济变革对中国近代化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3.
晚清文学改良思潮对胡适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胡适承袭了梁启超等人的以文艺作为新民手段上,还表现 在他们在诗歌革命的宏观问题上,也有大致相似的看法。当然,胡适也有所创新。这首先表 现在具体到如何进行诗界革命时,胡适与梁启超的不同意见。其次 ,胡适发起文学革命时 更多考虑了文学界的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和文学自身的特性。胡适的独特贡献还在于将文学 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紧密结合起来,认为要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必须创造出能为大多数民众 所接受的白话文学。  相似文献   
954.
晚清时期,洋务官僚们历经35年创办的洋务运动虽然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央权威的衰落对其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55.
试论清代的例对明代的例之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是明清时代重要的法律形式。清代的例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明代的例,但在语言、编纂、规定上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明清律例条文、注释的考证与比较,揭示了明清例之间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956.
晚清时期,向外国学习已扩展到农业领域,并形成了不小的潮流,使晚清的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偶然,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自身的变革要求,又是国人对农业重要地位重新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7.
平息讼争、适从习惯--晚清广东州县的诉讼解决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东省于清末所进行的诉讼习惯调查后形成的《广东省调查诉讼事习惯第一次报告书》为例 ,考察了晚清广东州县对民、刑诉讼处理的过程 ,试图对其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调处”方式 ,以及相关刑事诉讼习惯形成的内在原因作一研究。认为 ,当我们试图对近代以前中国的法律状况进行了解和研究时 ,成文法的体系范围不应当成为唯一的依据。能反映各地诉讼实况的各类诉讼习惯 ,应当被纳入研究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958.
晚清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教会及教士在中国设立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大量书刊,并通过赠阅等手段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事业无疑是为传教服务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其正面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其二,极大地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其三,对晚清中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59.
清代地方官僚体制在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官僚体制逐渐被新的制度因素所替代。从咸丰朝初年至宣统年间,各省地方政府的机构组成与人事管理制度都发生重大改变,逐步形成了以督抚为中心的新生地方官僚体系。这一地方官僚体系掌握了各省财政、军事、实业、教育、外交等方面的诸多权力,促进了以督抚集权为中心的地方官僚集团的生长,对于晚清地方政治演进发生了重大影响,也为民国初年各省自治运动与地方军阀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基础。它的发展轨迹构成了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60.
《清稗类钞》文学类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稗类钞》虽属史类作品,却具有较浓郁的文学色彩,而其中的文学类更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反映了清代260多年间的有关文学现象,记载了特定时代文学、语言、文字等的衍生和演变,对清代文化的研究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