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1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589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493篇
理论方法论   211篇
综合类   2056篇
社会学   170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1世纪将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在当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已高于物质资本。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育,注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建设及其充分正确发挥,已成为我们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藉以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开发创新能力开发利用的实质,  相似文献   
242.
作为现代主义美学最初的理论 ,移情论体现出人们“自下而上”通过实验心理学探明审美心理的一种企图。浮龙·李以康德美学为起点 ,试图证明美不可能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事物本性 ,美只是人观察和解释事物时采取的一种主观方式。移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不包含任何客体信息、不存在个体思想感情的普遍化概念 ;正是这种普遍化使得主体的活动被转移到客体继而成为客体的性质 ,即主客合一。移情是知觉在把握客体形状时一种不受干扰、平衡、稳定和持续的过程。进入人的意识并且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的是移情活动中生命力所发生的变化。浮龙·李通过生命力的变化以及人对这个变化的意识解释美感 ,因此 ,美感在浮龙·李的移情说中洋溢着对生命力的兴趣和肯定。但是 ,由于无功利前提 ,这个兴趣最后只能落在对人自身肌肉运动的意识上。人们批评移情论把移情的原始动力最终归结为器官的生理活动是损害了美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243.
对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农业 ,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高科技农业 ,是中国农业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希望所在。我们一定要依照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 ,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原则 ,保证高科技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4.
崔大庆 《理论界》2005,(8):184-185
爱玛和安娜·卡列尼娜有许多共同点。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但她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安娜的死更多的是源自于自身,而爱玛的死则带有更多的社会学因素;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包法利夫人》比《安娜·卡列尼娜》深邃。  相似文献   
245.
“现代主义”与“族群—象征主义”民族理论是当代西方有关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两个主要学术流派。目前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注意的安东尼·史密斯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对民族论述的重点在于强调民族的现代性、政治性、市民 (或公民 )性以及其缘起的西欧性。“族群—象征主义”民族理论则注重研究民族的历史性 ,民族的族群基础及其文化特征 ,并且特别强调民族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持久的生命力。两种民族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理论对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加强对它们的研究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46.
本文就宗族研究史上弗里德曼的宗族理论与"义序研究"的关系问题作了回顾和讨论,认为林、弗两氏宗族认识之异同,可以用"宗族的功能论"与"功能的宗族论"之异同来归结;弗氏在其理论构筑中只能入手、吸收"义序研究"之部分成果的"偶然"之中,内含着当时功能主义、非洲宗族范式的流行以及弗氏本人宗族研究取向等的"必然"因素;然而,这种"必然"导致了弗氏理论对宗族的观念系谱等文化要素之分析的忽视,并进而局限了其理论自身的阐释力.本文提示,世纪之交的本土汉学人类学的宗族研究仍要立足学科,发挥其诸如亲属制度研究、田野工作等方面的学科特长和本土文化分析之所长,为整体的家族、宗族和汉学研究作出应有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47.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在现代诗学理论的建设上具有筚路蓝缕的意义,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一门现代新诗学科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研究的最新状态.潘颂德把中国现代诗学看成是一个多元并存的互补格局,以缜密的求实态度与开阔的当代视野,对各种类型和倾向的诗学观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考察,在横向深入、纵向发展的交叉网络中,客观地展示了现代诗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形成了现代诗学批评史的构架.  相似文献   
248.
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工作50年的历史经验为基础和内蕴的,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四个发展环节,是被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胜利证明了的正确方针,是党在西藏如何走向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长期探索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成果.  相似文献   
249.
论国际产业转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慧倩 《江汉论坛》2007,(10):43-46
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该系统内包括各方不同的主客体和不同层次的活动,其机制运作的直接结果是产出的空间转换(指某一产业的生产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和产出效率的变化(生产要素构成和成本构成发生改变,即生产函数发生改变).本文将从机制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50.
Horizon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胡塞尔的Ho-rizon是狭隘的、“平面”的。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运动进展的一个维度,就是这种Horizon不断被扩展:伽达默尔将历史的因素补充进去,提出了“视域交融”理论;海德格尔则对Horizon作了一种立体的扩展,Horizon成了人们存在的境域;梅洛·庞蒂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上,指出厚度、身体、他者等不可见者都是我们存在的Horizon,丰富了存在的理论;德里达则批判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场的形而上学,将不在场纳入Horizon之中。Horizon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现象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