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0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12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34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51.
宋神宗逝世后,其母高大后任用以司马光为首的士大夫阶层的保守派,发动“无祐更化”,尽废熙丰新法,造成一次历史的顿挫。但事实上,司马光等人的上台,与宋神宗自身又有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宋神宗无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煞费苦心地试图调和变法过程中出现的来自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深层次的矛盾。由于他自身的社会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他的调和收效甚微,随着他的逝世,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52.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应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 ,尤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为创新教育创设一个合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3.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高鑫 《齐鲁学刊》2002,(3):96-102
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个体大思精的历史交易学说体系,它内蕴了“三统”、“三道”、“四法”、“三等”等诸多学说。从表述形式而言,“三统”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而从内蕴实质而言,“三统”说则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它突出表述的思想是“继乱世者其道变”,并以此说明汉承周、秦之弊而需更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4.
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揭开了晚清改革的序幕。从“更法”,即变更旧制、整顿旧法开始,在新形势下又转向“借法”,即学习和取法西方。学习、借法西方从上、下两个层面展开,从而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自强运动。  相似文献   
155.
由"职"到"役":两宋乡役负担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职役之一,乡役是宋朝乡村民户的一项徭役负担。在维护社会秩序、征收赋税等诸多方面,处于国家和乡村社会之间的乡役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职役”的特性,在官僚士大夫和广大民众的心目中,其社会形象有很大差距。随着社会的演进,乡役制度发生了由“职”较为突出到“役”日益凸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则反映出宋朝内外交困、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实况。在这一景况下,国家不得不更多地剥夺广大民户的利益,并以牺牲、侵夺国家政权“神经末梢”的乡役人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6.
在词史上 ,柳永开风气之先 ,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对于这类词 ,学术界多从题材的开拓、内容的雅化方面给予关注和研究 ,而对其创作过程中形式上所表现出的模式化特征较少进行分析。有鉴于此 ,本文即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切入 ,对这一系列作品的结构特征作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7.
令狐铭  张琳 《决策》2004,(5):48-49
混沌学(CHAOS)中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的天空中扇一扇翅膀,明天可能就会给纽约带来一场暴风雨。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最早于2001年12月份向中央政府提出建立香港特区与大陆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时,蝴蝶的美丽翅膀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8.
秦的"更"役与"正"役,其内容、性质与起役之龄皆有别。凡单言"更"或"更"卒者,尽皆指为月更之役卒。一年一度的月更之役,称为"更"役,应"更"役者,在习惯上可以称为"更"卒。"正"与"正"卒之称既有别而又相一。凡按律应从事军戍之役者,则通称之为"正",此为着重就其在役之龄方面而言之;凡正在从事军戍之现役者,则可通称之为"正卒"。此二义又实相联为一事,只是其中言各有所侧重而已。然"更"卒与"正"卒,并非两类人之别,而是同一个人应为国家所尽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徭役义务之不同。"更"、"正"起役年龄先后稍有所差。先为"更",待稍壮之后,即按法定年龄"移为正",并按编次从事正役。每一个男子一生,在法定役龄期限内,既须为"更",又须为"正"。"更"的役期以月计。"一更"就是一月的时间。正役役期以岁计,所谓"一岁屯戍,一岁力役"即是也。时间总为二年。  相似文献   
159.
明初的《三迤随笔》、《叶榆稗史》和《淮城夜话》三种笔记,相互印证了明代建文帝失国后出亡云南的始末,为六百年来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0.
金庸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批判安凌摘要金庸的新武侠小说,除了在语言、艺术上臻于较高境界外,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的准确把握与批判。笔者试图分析金庸小说中的民族心理、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这种心理、文化的批判。关键词金庸小说,反传统我们在金庸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