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2篇 |
免费 | 241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74篇 |
劳动科学 | 36篇 |
民族学 | 29篇 |
人才学 | 32篇 |
人口学 | 149篇 |
丛书文集 | 697篇 |
理论方法论 | 130篇 |
综合类 | 2610篇 |
社会学 | 260篇 |
统计学 | 14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30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271篇 |
2014年 | 422篇 |
2013年 | 430篇 |
2012年 | 464篇 |
2011年 | 497篇 |
2010年 | 370篇 |
2009年 | 406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章在修正传统城市化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重庆各区县城市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1998-2008年间重庆市各地区城市化第二产业比率指数和第三产业比率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增强;而城市化非农人口比率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年减弱。因此,将城市化重心转移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比单纯通过扩大城市范围、增加非农人口比例来提高城市化率更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92.
993.
宏观经济指标与上证综指长短期走势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证综合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标,如广义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出口与进口的比值,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预测上证综合指数的长期走势。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具备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胡宗球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中Slater轨道指数ζ可表示成原子静电荷q的函数。本文按这种方法讨论了ζ随q的这种变化对分子性质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95.
996.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20年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度数中心性)与该城市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城市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度数中心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影响只存在于下游地区,度数中心性正向影响中游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能有效提升下游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不同节点强度城市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对称性,在度数中心性排名前14%的城市,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当度数中心性低于门槛值时,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度数中心性高于门槛值时,则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同分位点上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7.
文章选用2006-2013年中国高铁数据、中国城市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外围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外围城市低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高,而高生产率企业获得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低,甚至会出现出口产品质量降低的情况;外围城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低产业集聚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高技能工人比例,高铁开通给外围城市高生产率企业带来了人才虹吸效应。据此,外围城市可以通过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升级人才政策以及培育地区特色产业集聚等措施缓解高铁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率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过程;我国的农业集约化发展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需求及其价格信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与农资厂商行为、农业产业集聚度与合作组织职能、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提出了推动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完善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激励机制;优化省域范围内的农产品种植布局;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结构等。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多个维度被剥夺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测量和反映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以及所遭受的剥夺强度.文章将资产维度纳入了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测量,拓展了多维贫困指数的维度.对2009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9个省的数据用AF测量表明,在4个维度10个指标中,同时存在3个指标贫困的贫困发生率(H)为9.1%,剥夺强度为37.0%,多维贫困指数(M0)为0.034;城市的贡献率22.8%,农村的贡献率77.2%.对中国多维贫困贡献率最高的5个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设施、健康保险、耐用消费品、生产性资产和现代燃料,该结果为反贫困公共政策提供了明确的优先序.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差异情况进行求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是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变动具有β绝对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