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635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519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375篇
社会学   295篇
统计学   26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课后辅导系统。该系统利用ASP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发布教案,布置作业,发布公告和答疑解惑;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自学,向教师提问,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讨论等。  相似文献   
22.
白下区的教育事业在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教育强区纳入到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3.
有辽一代二百余年间,契丹族统治者积极推行有利于地方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辽海地区的学校教育和儒学等均得以快速发展,成果喜人。官、私并举的各级学校数量迅速增加,为科举选官提供了大量青年才俊;不少以儒学见长的契丹族、汉族及渤海族官贵人士,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在这片热土上,建功立业,颇为时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探讨小农意识与市民意识之间的关系和转化条件,并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归结为意识冲突,基于意识转变与调和的方法,得出具体的社会治理方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城市化战略中的城镇规模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有的城市规模与分布存在着诸如规模分散、集中度较低、小城市比例过大、在发展与建设上盲目追求扩大城市规模而导致城市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合理确定我国小城镇的适宜规模,对促进我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中的城镇规模与布局可采用比照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27.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濒临绝迹,传承后继乏人.文章阐述了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现状以及抢救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类型化保护、人格化载体保护、物化栽体保护、产业化栽体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适度旅游开发保护等措施.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帕累托效率的"最优"——兼与王则柯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斌 《学术界》2003,(2):136-139
帕累托最优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貌似公允地要求 ,在改善一些人的境遇时 ,不能损害到其他人。但它只是资本家及其学者用来对付工人争取自己利益的骗人说法。关于它的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9.
生产力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微观机理是生产和人口聚集所产生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聚集经济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生产力集中度存在一个最优值,低于和高于这一最优值都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损失.广东、湖北、四川、辽宁、黑龙江等省应该考虑往中小城市分散生产力,减少生产力集中度,规避大城市的聚集不经济效应,以促进经济增长;其他省区生产力集中度低于最优集中度,应该考虑进一步把生产力向大城市集中,以发挥大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0.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化过程,粤港澳三地不同的规则、标准等相互交叠和嵌套,构成了制度复杂性的基本图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三地如何推进现有规则相互衔接,受到日益关注。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已经形成了数目可观的合作案例,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市场一体化、行政协作等领域。但是,粤港澳三地规则相互衔接的关联机制、管理系统仍不明晰,由此引发制度协调的复杂性,产生负外部效应。粤港澳三地规则相互衔接具有制度多样性、多中心性、嵌套性等复杂性特征,同时还存在区域治理架构、规则体系、地方政府合作意愿等碎片化带来的复杂性挑战。实现粤港澳三地制度理念对接、功能对接和力量整合,需要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跨制度治理复合模式,即基于规则的成熟程度,深化国家统筹与地方对接的关系;基于衔接项目的不同类型,推动制度的分层建构;基于能力的复合性,推进制度的相互学习;基于对接项目的复杂性,提升制度的先行先试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