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西部大开发"这个词汇诞生于1999年。当年6月,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2.
全祖望的<二西诗>,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背景知识,下面准备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一,全祖望及其<二西诗>;第二,前人对<二西诗>的评议;第三,中外关系史的主体是中西关系;第四,两次西潮的比较.  相似文献   
63.
蒙古文主要有传统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两种。由于传统蒙古文的特殊性,传统蒙古文的电子化比较落后,以其提供的网页很少。然而西里尔蒙古文的电子化比较先进。而且与其提供的网上信息大量存在。通过研制开发西里尔蒙古文网页的向传统蒙古文自动转换系统,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传统蒙古文网上信息。  相似文献   
64.
65.
张载身后,关学的宗风和文化精神一直在传承,但在不同的历史人文语境下,关学或受程朱影响,或受陆王影响,形成了某些新的特征,开出了与理学、心学的不同学术路径。在晚清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以柏景伟为代表的沣西一系,却以回归张载的学术路线为主旨,成为"正传之关学",并与以贺瑞麟为代表的融合程朱理学之清麓一系、以刘光蕡为代表的融合阳明心学之烟霞一系,共同谱写了清末关学史上辉煌的一页。这是关学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笔者认为探讨柏景伟及其沣西学系的学术特征,对厘清晚清关学学术的多元走向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以往学术界重清麓、烟霞二系而轻沣西一系的学术倾向,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66.
清中叶吹腔的兴起,给剧坛带来深刻的影响。考索吹腔的源流,发现我国南北存在两种吹腔:一为秦吹腔,一为安庆吹腔,二者在南方有融合的趋势。安徽伶人以吹腔为主,融合梆子腔创立高拨子,形成二簧腔;江西伶人以西秦腔为主,融合吹腔创立二凡调,形成宜黄腔。二簧腔、宜黄腔皆是吹腔向板腔体二黄腔演进的过渡声腔形态。考察吹腔源流及其与周边声腔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清代戏曲声腔演进的轨迹,尤其是探明二黄腔的形成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67.
通过整理二胡发展起源问题上的一些客观的历史资料,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走向,排除一些不合发展规律的可能性,通过统计出来的材料推理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历史起源,从而得出二胡发展起源的推断。  相似文献   
68.
郑振铎是20世纪著名的学者型藏书家,其购书藏书,均有鲜明的学术特色,绝非徒充箧笥.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亦多籁于藏书的丰富,鲁迅评其"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1].虽语带讥刺,实则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郑振铎治学成就与藏书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9.
香港英占初期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英文报纸--<华友西报>从1842至1860年间在香港出版,为研究此段历史提供了新史料与新视角.主要表现为:一、早期数次官民争执事件,它们包括"人头税"风波、英人人广州城、土地管业期;二、<华友西报>与香港史研究的开展;三、<华友西报>与香港英占初期的诽谤案,如黄墨洲交通海盗案、威廉坚控告案等.  相似文献   
70.
晚清时期发生的持续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史家大都认为它只是造船造炮之类器物层面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是不是仅为器物层面的革新?有没有内在的合理因素支撑着洋务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洋务运动在深层的精神层面的历史价值何在?剖析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认识,是回答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近年来发掘出《李鸿章全集》佚文——李鸿章为《格物入门七种》等五种中译西书所作的序言,这些序言揭示了李鸿章确实研读过西学书籍,并且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致力于引进西学,是洋务运动第一次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正是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换所必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