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7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8篇 |
劳动科学 | 20篇 |
民族学 | 28篇 |
人才学 | 17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36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398篇 |
社会学 | 153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历组卜辞中的“日月有食”卜骨根据历组卜辞的分类分群,从其字体特征看,应属历组二B类丙群,时代上应属祖庚后半期。“日、月有”卜骨分“日有”和“月有”,前者次序由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到二B类丙群;后者属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两者时代为祖庚中晚期。 相似文献
22.
汉语否定副词“不”“没”的类型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否定副词“不”的形态类型、否定副词“没”的语法类别及“不”“没”类的分合等方面对汉语否定副词“不”类和“没”类进行比较,“不”类否定词的形态一致性体现了否定范畴的标记性。否定词不仅是汉语方言分区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是判断汉语尤其是南方方言与其他汉藏语系语言在类型上亲疏程度的语法参项之一。 相似文献
23.
19世纪上半期开始的埃及现代化进程由于英国殖民主义入侵和统治而中断,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七月革命"成功,1953年埃及被宣布为共和国,标志着埃及现代化进程的新纪元.第一,它实现了埃及民族国家重建和主权独立;第二,它完成了埃及政治现代化模式的制度性转换,即把埃及从一个殖民性君主专制国家带入了共和制时代;第三,在经济上它使埃及摆脱了对外国资本的依附,走上改革振兴之路;第四,纳赛尔主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识,指导着埃及国家的全面发展;第五,埃及由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国家成为一个世俗化的现代国家.这些对埃及的现代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4.
李成满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悼亡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和频率进行统计,从夜晚氛围的描写这一角度出发,选择
“月”这个意象,探讨夜晚氛围对于纳兰性德悼亡词情感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在苏轼词"月"意象的文化层面中,他以"月"相思、以"月"感伤;其词中的"月"意象具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探寻。这两个经典情结表达了对人生存在的思考,勾勒出他人生观的复杂性:既豁达又悲观,带有浓重的仕宦及隐逸的双重色彩。 相似文献
27.
28.
1927年五月底,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挽救革命的紧急指示,即五月指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责中国共产党未能执行五月指示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开始动摇并日趋反动,中国革命进入了非常危急的时期。但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形势变化认识不够,以为汪精卫政府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维持同国民党党内的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武装力量,这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9.
喻世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8-53
李白一生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月下的李白,充满了对故乡、故人的深情眷念;对平民、女性的朴素情怀;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对诗意人生、精神家园的执著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的伦理情感、生命关怀、宇宙意识、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0.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文本中,马克思使用Parzellenbauern一词来特指法国“小农”以及小块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目前,学界尚未关注到该词及其延伸的学术问题。本文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小农的德文用词习惯,总结MEGA2与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中关于小农的表述差异,探讨将Parzellenbauern翻译为“小农”的合理性问题。本文结合文本语境与历史背景,阐释MEGA2中“小农”的特指与泛指问题,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以及回应小农的污名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