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7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8篇 |
劳动科学 | 20篇 |
民族学 | 28篇 |
人才学 | 17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36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398篇 |
社会学 | 153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孟念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3):60-65
以浙江网络武侠作家为个案,对"大陆新武侠"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归纳,探讨它在文化角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表征.强调人性人情,融合东西方文化是"大陆新武侠"的活力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2.
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9,(7):51-51
<正>谢老师:我有两个困惑。第一个困惑和儿子有关。我和前夫在儿子两岁的时候离婚了,因为年龄较小,儿子并不明白离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54.
刘惠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0
月宫中玉兔捣药之神话传说的滥觞,可能是在两汉时期。汉画像中的兔有两种常见形象:一为画于月中,以代表月亮和阴,常作奔跑状的月中兔;一为常出现于西王母图像或仙境图像中的捣药玉兔。原本属于不同的系统,且形态、功能和意义亦不同的两种图像,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因神话传说常见的混同与借用,遂使得月中出现了捣药玉兔的说法,更因此而形成月神话传说的一种定式,并由此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月宫奇幻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55.
张剑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名句,历来解释"火"为心宿之大火星,"流"为向西偏下。其意是言七月大火星向西偏下预示七月天已寒凉,是古代天文现象的真实记录。但据《七月》产地北豳的物候特征及《诗经》对"火"字的运用体例考量,以直觉通俗的眼光释"七月流火"为七月天热得像下火像着火,非但与豳地气候相应而未尝不可,或许与古诗的原貌更为切贴。 相似文献
56.
试论我国古代的物价管理制度——以简牍文书为中心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治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8-73
本文以考古发掘的秦、汉和唐代的简牍与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史籍和资料,从法学、史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古代物价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本文认为,我国古代物价管理制度的演进,以西周为起点,经秦汉的发展,至唐代制度化;唐代物价管理制度垂范于其后历代王朝。 相似文献
57.
张玉霞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画家恽寿平将其隐逸特性融入到他的没骨花鸟画中,通过对师法临习对象的选择、绘画题材的表现、古淡清丽色调的追求、点染同用笔法的运用等,表现出其幽淡、闲适、清逸的审美意趣,不仅使得日趋衰微的没骨花鸟艺术重放异彩,而且通过绘画诉说着一位遗民知识分子坚守志节又郁郁寡欢的凄凉,不满现状又无力改变的无奈,强调着画家鄙薄世俗的气节。同时对庄子精神的解读,表现出他的宇宙情思与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8.
陈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113-118
“有X没X”是现代汉语框式结构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语法构式。当前,学界的研究大多是探究“有X没Y”的句法及语用表现,而对于变项“X”属同一形式的现象尚未涉及。通过外层的形式描写和深层的语义分析,鉴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的用法,指出客观叙述性和主观评价性是区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的主要方法。同时,利用句法功能的差异,描绘出现代汉语中“有X没X”所有类型的特点,即“有NP没NP”“有VP没VP”“有一Q没一Q”和“有的没的”4类情况的共性及个性。另外,深入诠释转指性和描述性语义特征的不同是“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区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龙文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93-97
在充分把握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年来学术界关于《月出》主旨的十三种观点进行一一辨析,认为这些观点可归纳为五大类。其中《毛传》的刺时事说、杨树森的民俗文化说、牟庭的中秋咏月说皆不符诗歌文本实际;丰坊的月下怀人说有一定合理性;朱熹恋歌说最切《月出》文本实际。只有客观理性地审视《诗经》文本,才能得出最接近《诗经》文本实际的主旨。 相似文献
60.
孙越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
<汉语大字典>收字众多,释义详尽,在汉语辞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汉字的演变发展历史久远,形音义的变化十分复杂,加上书成众手,难免会有缺漏.以<汉语大字典>"月"部一部为例,查对其他工具书.可发现其在注音、释义方面存在多音而误引、不合音变规律、误释字义、释义不明、漏收义项等缺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