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一个十分深刻而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政治特色中的特色.这一制度曾适应了战争与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又在计划体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整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由于具体制度不健全,实践中常常出现偏差.在党内民主实践中常会出现少数人甚至一把手垄断决策权以至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现象.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一对矛盾.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制度取向的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决策中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真正体现现代民主精神和民主决策规则.  相似文献   
42.
庞涛 《南都学坛》2000,20(2):75-78
少数服从多数是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则 ,而“投票悖论”却揭示出这一原则本身可能出现的多数人意志对少数人意志实施专制的倾向。忽视少数人的权利会在集团行动中产生负效用 ,从而导致行动成本的递增与制度本身运作的低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其运作程序 ,在现行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民主制度中表现是不同的。只有社会主义的民主 ,才能真正体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43.
宪政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不服从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讨论立足于三个问题:公民不服从问题的产生;它在实践中的具体特征;它是不是一项道德权利.现有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公民不服从的理论根源.非暴力和自愿接受惩罚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罗尔斯从契约论出发,主张公民不服从是公民向公共论坛提起申诉的一种道德权利.而法律实证主义者拉兹则主张,在他所说的自由国家里不存在源自一般政治参与权的公民不服从的权利,不服从只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公民不服从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44.
作为宪政的一个特例,公民不服从在稳定宪政制度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缘于公民不服从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人们常或将公民不服从和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良知拒绝相等同,或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从二者的思想源泉与概念解析出发,我们可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非此即彼,而是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45.
吕建高 《理论界》2009,(3):123-124
公开、违法、非暴力和自愿接受惩罚是公民不服从的形式特征.基于此,公民不服从.必须公开挑战现有法律或政策,它是一种事先经过审慎考虑后的理性行为,不服从者知道该行为的违法性并愿意接受惩罚;同时,只有诉诸非暴力手段,公民不服从才具有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46.
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标准具有前提、形式和目的三个层次.出于良知违法是公民不服从的前提标准,但这种违法不是一种特权.从形式意义上说,公民不服从必须公开挑战现有法律或政策,这种挑战是一种事先经过审慎考虑后的理性行为,不服从者知道该行为的违法性并愿意接受惩罚;同时,只有诉诸非暴力手段,公民不服从才能得到正当证明.公民不服从的目的旨在批判不公正的法律或政策,并真诚地通过对话寻求其变化.  相似文献   
47.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提出科学运动的概念,并对科学运动的功用进行分析,使人们明确地认识到,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  相似文献   
48.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讨论公民服从,即要考察政治生活中的服从在道德上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一种他律,而不正义法律要想获得对公民的道德约束力,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所在的法律体系是近乎正义的,二是它的不正义程度没有逾越社会作为一个公平的合作体系所能容忍的道德底线。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公民对不正义法律的自觉遵守是公民主体性意识的理性自律,也是维护法律权威的正义要求。一般而言,对不正义法律的矫正只能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但是公民不服从这种矫正方式以其强烈的道德意识、远大的感召力能够得到道德的辩护。  相似文献   
49.
一般认为,民主制使得社会权力得以分散,从而避免专断式的剥夺,但是,民主制仅仅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它本身也是充满缺陷的。一方面,它会由于“民主悖论”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决策权被篡夺,从而导致寡头和独裁的出现;  相似文献   
50.
行为问题在公司治理方面非常重要.米尔格拉姆实验在社会心理学方面表明,人性中包含人们应该服从合法权力的顺从反应.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道德上的概念如忠诚、信任和责任等所造就的对于权威的顺从,经常会使人们的行为变得完全不道德,但人们却经常依赖这些道德概念来支撑他们的行为.这与董事们以他们对首席执行官的忠诚来支撑他们对明显错误的公司战略的默许相一致,首席执行官相信董事,董事也对首席执行官负责.因此,对于那些致力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人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必须在公司治理中弱化米尔格拉姆实验所揭示的这种人们于权威者的顺从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