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6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英语、汉语、朝鲜语双宾语句主动--被动转换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汉语、朝鲜语三种语言中都有双宾语句。这三种语言中的双宾语在句子结构和意义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这类句子在主动———被动转换时,三种语言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朝鲜民族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借用汉字来记录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在朝鲜语语汇中约有60%-70%的汉字词,而这些汉字词成为朝鲜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较系统地阐明了朝鲜语汉字词的来源,分析了朝鲜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异同,探讨了理解记忆和把握朝鲜语汉字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朝鲜语和蒙古语同属黏着语类型,因此在词根词汇后接构词后缀产生新词汇的派生构词法是朝鲜语和蒙古语的主要构词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名词构词后缀在语音和构词功能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可以发现两种语言的名词构词后缀中存在很多共同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朝鲜语是跨境民族语言,具有双重性。在《中图法》(第五版)“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H5阿尔泰语系”中分别设有“H219朝鲜语”和“H55朝鲜语”类目。由于《中图法》(第五版)对这两个类目含义的划分不准确,造成部分朝鲜语相关著作分类标引出现混乱现象。本文以国图数据库数据为例,指出五个存在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2”在朝鲜语中的对应表现有三种,分别为“-((m))n t(fe)k/ili itta/(e)pta”、“-apota-ass”和“-ass-(e)ss”.通过朝、汉语经历体标记的对比,可以揭示出两种语言经历体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讨汉、朝语经历体标记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社会因素中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此外,朝鲜语使用者的地位变化、中国朝鲜语在社会中的地位、语言规范的变动、双语教育等因素也对词汇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心理因素包括多种,其中民族意识的弱化和朝鲜族对母国概念的变化是主要因素。影响朝鲜语词汇变化的语言因素可分为汉语的影响、朝鲜文化语的影响以及方言的标准语化。  相似文献   
17.
18.
汉语属于孤立语,朝鲜语属于粘着语。汉语作为孤立语,没有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由语序和虚词表示,语序相对地固定;朝鲜语作为粘着语,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尾表示,其语序负荷不像汉语那样重,所以相对地说,语序较灵活。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在语序的排列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何解释其异同点是汉语为母语的朝鲜语教学和汉朝、朝汉翻译界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外语课程是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接触外国文化的主要渠道,外语专业教师是培养具有国际化沟通能力人才的主力军,是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主要人群。因此,外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刻不容缓。为了尽快响应教育部的课程思政育人的号召,外语课程教师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走进学生等方面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朝鲜语是重要语言之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地区之间交流沟通频繁。逐渐出现学朝鲜语“热”。当前开设朝鲜语地区较低,由于各地教学方式以及所开展教学的地区情况迥异,针对课程设计相应有所差异。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本身少数民族语言具有自身与众不同之处,而部分地区进行朝鲜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文章针对少数民族朝鲜语课程优化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以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对少数民族朝鲜语课程教学中存在不足进行改正,为少数民族朝鲜语课程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