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有林 《中华魂》2013,(15):11-15
最近翻了一下三联书店2012年12月出版的吴敬琏、马国川所著《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以下简称《二十讲》。凡引自本书的话,只注页码。),发现不符合事实之处颇多。现将我参与的几件事写出,还其本来面目。其中有的早就澄清过,但现在又在书中出现,只好简要复述。  相似文献   
12.
张利 《秘书之友》2006,(1):32-33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评议考评干部的方式日趋完善,述职报告的作用也愈来愈突出。但是,作为当前非常流行的公务文书之一的述职报告,在写作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概念不清造成的混淆,有出于私心的故意扭曲,有理论书籍片面的指教,有所谓“范文”的误导……为正本清源,还述职报告以本来面目,本文拟就述职报告写作中的缺失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就教于方家。一、缺失(一)集体述职报告的复制——集体主义的缺失述职报告是领导者个人对一段时期以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自我评述,它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可有些领…  相似文献   
13.
窑砖,城市建筑的基本元素。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我们,却难得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更难得亲历它们从泥土变成窑砖的"涅槃"过程。只有把眼光投向城市之外,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我们才可能看到一个又一个土得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艰难与曲折,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诞生于15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必要对“时代精神的精华”做出新的总结和概括。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由于受过去“左”的时期的影响,特别是受从前由前苏联引入的“斯大林体系”的影响,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很难说彻底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很难说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甚至可以说,它与“时代精神的精华”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立足现时代,立足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陈静 《东西南北》2014,(17):44-46
郭振玺曾说:“央视的价值核心就是影响力。”而他的“财技”很有可能就是“影响力变现”。“那是2000年的10月,一个多事之秋。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人们,被卷进了一场深刻的、触及灵魂的变革。许多人暴露出本来面目,许多人变得面目全非,革命的前夜是寒冷的……”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使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来要求政府部门公开事情的真相,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九儒十丐”是流传了将近800年的谚语,说的是元朝把人分为十等,第九等是儒士,即知识分子;第十等是乞丐,知识分子的地位仅比乞丐稍高,可见其地位之低下。“文革”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即由此而来。不少学者在著作或讲话中都提及了“九儒十丐”,认为正是元朝有了这一规定,阻断了儒士出仕之路,儒士被逼无奈,遂转而从事杂剧创作,从而促成了元杂剧的繁荣。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元朝并无“九儒十丐”的规定,元杂剧的繁荣另有原因,与“九儒十丐”之说无涉。“九儒十丐”这一不正确提法应予澄清,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一只叫“褚橙”的橙子被人赋予了励志的色彩,“人生总有跌宕,精神终可传承”,是什么让人们在吃橙子的时候竟然开始品味人生?  相似文献   
19.
较之于他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思想家本人对自己思想的总结及评价或许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印尼华文文学自 60年代中期以降到 8、 90年代相交的近 30年中 ,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 90年代初期 ,随着中印 (尼 )邦交的正常化 ,印尼当局对印尼华人政策的逐渐调整改善 ,印尼的华文文学活动才逐渐显露出难得的生机。但是 ,至今为止 ,有关印尼华文文学的历史资料的搜集却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本文在极为有限的历史、文学资料的基础上 ,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纵向坐标 ,整理耙梳出近 80年来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力求较为接近也较为真实地反映印 (尼 )华文学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