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903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34篇
理论方法论   179篇
综合类   1674篇
社会学   600篇
统计学   38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从泛珠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角度,根据现代服务价值理论和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尤其是克鲁格曼综合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拓展与应用,对泛珠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关联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的不均衡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粤港合作的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和深化制造业分工,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涉足价值链的高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分析入手,探索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在将武汉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上海、北京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武汉制造业升级亟待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武汉制造业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3.
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由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能够在经济竞争中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是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式。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已经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行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可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本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4.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的中间投入,可以提高要素投入的质量,提高制造业效率。针对目前还没有人研究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1999-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有显著性促进作用,但城市化水平和政策环境(主要是外商投资)对物流业发展的外溢效益为负。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具体实际,增强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有效对策有:巩固和改造传统物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打造长江现代物流经济带;调整招商引资思路,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的引进。  相似文献   
185.
为了改善螺旋槽干式气体端面密封性能,提出了一种由螺旋槽和圆弧槽组合的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并根据气体润滑理论建立了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数值分析模型,定义了r型槽的主要几何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获得了端面气膜压力分布,分析了转速、压力对端面开启力、泄漏量等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螺旋槽干式气体密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中圆弧槽有回流作用,与螺旋槽干式气体密封相比有较小的泄漏量;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更适用于低压高速场合。  相似文献   
186.
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上阐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再次,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7.
在“互联网+”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不仅要成就自身发展,更要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升级、跨境电商和协同演化等现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深度剖析我国跨境电商和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论证两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着力加大政府部门扶持保障能力;增强电商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壮大港航物流支付主体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8.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89.
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地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垂直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应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卒、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要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顺利完成这一行动纲领的重要保障.为此,笔者对“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