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452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74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2051篇
理论方法论   425篇
综合类   3397篇
社会学   331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普通知识学的叙议角度看,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义项结构与意义域为文化生活参与权、文化成果拥有权、文化方式选择权和文化利益分配权的义项分置脉络.其中形而上的文化权利的意义存量来源于三个最基本的现实生存向度:一是普适价值的人权意义嵌入,二是政治文明准入条件允诺,三是民族文化传统延展定式;形而下的文化利益则应从三个维度思考其个体文化利益结构:一是国家财富总量及其文化福利支出比例,二是区域财富均量及其文化利益落差,三是个体财富支配量及其拥有的现实分配条件(包括竞争性利益获取与非竞争性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142.
新中国形成了政法治理的传统。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法模式下的救济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理想化的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之时,政法救济机制有效弥补了权利救济的漏洞,并且是一个可供依赖的过渡路径。政法救济机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权威为公力救济提供权力支撑、政法治理矫正程序主义的救济弊端、政法综治优化救济机制结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对它的改造和完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应当提高信访、泛行政调解、首长公开电话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济方式的制度化水平;同时从转变执法方式和坚守程序正义底线两个方面强化政法治理的权利伦理品位。  相似文献   
143.
曾宪义发表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上的《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一文,让人读后耳目一新。该文较好地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提出了为保障民族权利,加强宪政建设的主要途径。综合考虑,该文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观点值得关注:(一)在界定民族权利的基本内容中,除了肯定民族生存权利、民族自治权利、民族公民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外,还特别强调了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权,特别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4.
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权利发展方面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作者认为 ,为了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民族权利 ,必须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 ,处理好民族自治权与民族其他权利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宪政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秩序稳定与自由权利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基本权利制度与具体法律保障制度的关系 ,加快民族权利法治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5.
"一战"以前的国际法与"少数人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人”是非常古老的社会现象 ,而“少数人问题”却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并逐渐成为现代国际法十分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表明 ,“少数人权利”不仅是国际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少数人权利”本身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又从一个方面促进了整个国际法的完善和进步 ,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国际法体系。尽管目前国际法中有关少数民族和“少数人权利”的内容大部分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但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早期 ,许多内容又是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 ,回顾和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法中“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历程 ,重新审视国际社会逐渐发现、承认并尊重“少数人权利”的历史过程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6.
针对最近出现的"非典"事件,提出将公民的权利义务与政府的责任权力作对应思考,并且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依赖关系.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这对于理顺"非典"防治中的公民政府间的相互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推进法治进程,应当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权利样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对权利的理解和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过去我国对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往往重点关注政治权利的发展,对经济等权利的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多强调民族权利的共性,对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差异有意无意给予回避,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发育不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权利意识必定增长,由此也会带来权利资源的严重短缺,并引发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冲突。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具有特殊性,其权利也应有其特殊的内容,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48.
分析西部农民的法律意识结构,对西部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基础意义。文章通过对西宁y村的典型实证分析,认为西部农民法律信仰的生成理应根植于法律的生活化积淀,因此要逐渐改变农民是法治社会的边缘人的传统,将他们推至法律生活的前台,以培养法治实现所必须的最深厚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9.
对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特殊权利或特殊保护措施)问题,但研究还十分薄弱。系统地认识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中关于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少数民族人权特殊保护的涵义、必要性、特殊权利、国家义务、特殊保护的限度、特殊权利的限制和克减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0.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现年均为71岁。我们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经过多年打拼与儿媳3年前在城里按揭购买了一处房屋。由于我们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收入几乎为零,不得不于去年年底,退掉租住的房屋,搬过去与他们共同居住。可因为儿子和儿媳的工作、还贷、养儿等压力较大,尤其是儿媳甚至不时故意刁难。近日,儿子、儿媳再次与我们发生争执后,儿媳以房屋系他们所购,我们并未出资,其有权决定让谁居住为由,逼迫我们搬离。儿子则置之不理。请问:儿媳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