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33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管理学   6299篇
劳动科学   388篇
民族学   517篇
人才学   986篇
人口学   401篇
丛书文集   8543篇
理论方法论   2459篇
综合类   19686篇
社会学   3493篇
统计学   826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729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858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456篇
  2014年   3118篇
  2013年   2694篇
  2012年   3095篇
  2011年   3521篇
  2010年   3132篇
  2009年   3222篇
  2008年   3530篇
  2007年   2614篇
  2006年   2269篇
  2005年   2189篇
  2004年   1603篇
  2003年   1572篇
  2002年   1213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参加诉讼的权利,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禁止民族分裂、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调查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司法实务,发现当前存在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程序混乱、不符合诉讼原理等问题,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在于该诉讼制度缺乏程序保障。为了确保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有效实现,应设立“民汉双语诉讼规则”,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统一的操作规范。民汉双语诉讼规则应该明确民汉双语诉讼的概念、类型以及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内容,并且根据不同诉讼类型有针对性地设置审判语言与诉讼语言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923.
924.
随着英语的日渐普及,普通高校均有开设英语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成为他们的一门公共课程。但就目前学校的公共英语课堂来看,学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课堂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英语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了解高等公共英语双语课堂的现状及必要性。不断从中探索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在借鉴其他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3+2"互动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25.
党中央高度重视"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理念,相继出台了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湖北省人社厅坚定不移推进智慧人社建设,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不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效能,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相似文献   
926.
文本细读作为一种可以把文本中最浓郁的内容传达出去的方法,在当下语文教学中提高着师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能力。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大幅度提高阅读量的要求备受瞩目,"1+x"阅读教学模式非常符合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推动着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文本细读和"1+x"模式的内涵以对师生发展的价值意义。以此引发师生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7.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渐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职业技术学院。在大数据时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档案管理迎来了很大的机会以及挑战。过去的档案管理方式并不符合新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要主动积极地开展档案管理模式的革新。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28.
929.
普惠金融是对传统商业金融的反思和扬弃。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如何寻找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实现普惠金融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实中,由于缺少普惠金融研究的理论框架,使得普惠金融的业务边界十分模糊,以致于出现了普惠金融使命漂移和业务异化的现象:一种现象是与财政救济和转移支付混淆在一起,异化为政策套利和社会救济(财政性扶贫),使得普惠金融既缺乏效率又缺乏商业可持续性;另一种现象是与高利贷和民间借贷牵连在一块,不仅起不到普惠的效果,反而极有可能逆向导致"金融致贫",加速弱势群体的财务性"破产",引发新的金融风险。本文在梳理普惠金融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台+产品"的路径选择,实现了构成要素、动力机制和要素间关系的创新。通过政府增信、市场化运作、银行放贷及营销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可以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打通普惠金融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以期作为普惠金融的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30.
[提要]巴人1956年《文学论稿》从政治立场、哲学方法、美学观点三个维度批判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较之1948年与1955年的胡风批判更具理论性。其理论资源与1954年春在北京大学讲学的毕达可夫讲稿《文艺学引论》相同,皆取自“日丹诺夫模式”,由此可反思文学理论是否尊重了文学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