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4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管理学   857篇
劳动科学   101篇
民族学   250篇
人才学   153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4271篇
理论方法论   741篇
综合类   7925篇
社会学   617篇
统计学   4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1007篇
  2006年   856篇
  2005年   828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水平 ;提升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水平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宪法司法化的制度通道是司法解释 ,所以应确立对公民基本权利实行积极救助的原则 ,从而实现从单行法律法规的保障到法治体制整体保障的跨越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92.
让康复进入寄养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琼 《社会福利》2003,(12):42-43
从1996年底至今,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家庭寄养工作已走过了8年的历程,这项工作从试点、摸索逐步向不断规范、日趋专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将“引导式教育”的工作理念与寄养康复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家庭寄养连环承包工作制度,形成了家庭寄养工作中独具特色的小组活动教学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让康复从机构走向寄养家庭,赋予了“北京模式”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3.
“避检”不是对婚姻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安 《社会福利》2003,(12):58-59
在我国,每年国庆节是举办传统婚礼的高峰期,而八、九两月则是办理结婚登记人数最多的月份。但据有关方面对几个大城市的统计,今年却都出现了异动情况,与往年同期相比,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呈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人处在“等婚”状态,想延迟到10月1日起实行新《婚姻登记条例》后,才办理登记手续,因为从此时起取消了此前必须进行的强制性婚检。而到了10月1日之后,进行结婚登记的人数虽开始上升,但主动前往进行婚前检查的人数却又大幅减少。据上海市的有关婚检机构进行的对比统计显示,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90%左右。再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西部新起的具有"良克之忧"的小说作家,因历史真实观的不同,对西部历史讲述是不一样的.既有对历史战争景观和江山改朝换代的"宏叙事",对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的探寻,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张扬;也有对家族、和个人日常性存在"微型叙事",对历史偶然性和神秘宿使的皈依,对现实历史走向的焦虑的叩问.这些叙事努力,使这一时期西部的历史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历史潮流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995.
建立社会救助体系问题,是在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群众困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社会救济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面对数以千万计的民众遭受贫困、饥饿、瘟疫和死亡的威胁,于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  相似文献   
996.
社会法的概念、本质和定位: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英美法系国家并没有社会法的概念。大陆法系国家中,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社会法学说比较发达,但社会法包含的范围不尽一致。社会法的产生源于社会的结构性矛盾,社会法产生的直接目的在于解决一国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会法既来自私法又超越私法,追求实质平等和社会正义。社会法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为目标,以保护公民生存的基本人权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将社会法作为法律部门,而不是第三法域,既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法学说,也符合我国立法理念和立法实践。我国对社会法概念和体系的构建既要借鉴域外经验,又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997.
郑毅 《日本研究》2005,6(2):58-63
本文以旧金山媾和为研究主线,以吉田茂的"商人式国际政治观"为研究视角,探讨战败国日本在旧金山媾和过程中的媾和策略.旧金山媾和是冷战形势下日本应加入西方阵营,尽可能在对日本有利的时机下实施的.是在全面媾和与单独媾和之间选择后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选择后者.本文认为战后日本的媾和外交策略既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近代以来日本外交传统的一种必然回归,它决定了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8.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  相似文献   
999.
贡桂勇  陈曦 《学术论坛》2006,(5):194-196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经传注释过程中“实字易解,虚词难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法学中虚词研究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春秋公羊传》为了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经文的虚词作了独具特色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既按照训诂学的要求解释虚词词义,又阐明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尤其注重分析虚词的语义和语用平面的意义。可以看出,早在《春秋公羊传》时期,在训诂学萌芽的同时,我国的学者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虚词观念。  相似文献   
1000.
工夫论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话语形态,和持论者的修身实践相关.儒家的工夫论在中晚明阳明后学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和朱子后学有所不同,阳明后学的工夫论既有沿着王阳明精神方向的进一步展开,也有不同于王阳明思想的其他形态.本文首先指出王阳明之后不同阳明后学在工夫问题上的一致追求,进而具体考察在此一致追求基础上不同工夫论形态的分化.依本文之见,在体用观上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不同思维方式,是造成阳明后学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二元论体用思维方式之下的工夫论,可以说是阳明学话语形式下的朱子学形态,其后果是逐渐从阳明学内部产生了脱离阳明学传统的典范,尽管那种新典范并非简单地回归朱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