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8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58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1)
瑜伽法源自于古印度,它是将类似于古文书中的教法与日常的行为方式融合起来,并使信仰充分地渗透,以此支配人的灵性修养、道德操行、生活实践来追逐身心与灵魂的和谐一体,同时激发体内潜能的体系。古印度人相信天与人的合一,瑜伽体式中把古老的技巧与合理的膳食相结合,妄图改善人们的道德与身体素质寻得长寿的奥秘。印度《奥义书》曾告诫世人:一把剑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所以智者说:解脱之道是艰巨的。瑜伽法在传播过程中,融汇了信徒对身心改善的期许。鉴于东学西渐之风日盛,印度瑜伽的东传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使我们把研究视角对准了古印度文明时期,在此我们对《薄伽梵歌》中关于瑜伽法的发展及其思想作一个初步的把握,以期探讨瑜伽法与古代印度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33.
王燕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98-102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进而论证这些现象与因素是同源传递还是异域共生是有意义的。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散点透视和梳理求证:印度梵剧浸渗影响中国戏曲的文化中介是佛教的传播;印度宗教习用的"沿门教化"同我国民间傩仪的"沿街念唱"形式两相结合共同架构了我国的戏剧演艺形式;中国戏剧角色行当中之"末"、"旦"、"净"皆源于梵语、梵文之转音,戏曲中的一些剧目如"目连"戏系取材于佛经和变文。 相似文献
34.
吠陀奥义书中确立的婆罗门教的基础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吠陀奥义书是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教徒的圣典 ,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其中包含的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观念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5.
何则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9-127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成了朝拜梵净灵山的民风习俗。梵净灵山朝拜,源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教化。梵净灵山朝拜,本质是佛教徒对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思想的最好实践与诠释。 相似文献
36.
罗燕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8):53-59
绘本作为视觉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在图像叙事中获得巨大的成功,通过色彩搭配、空间
关系形成独特的绘本风格。本文借用叙事学与影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认识并探讨其绘本图像叙事的模式、结
构以及反讽、隐喻等图像意义,帮助我们认识李欧·李奥尼绘本诗性的风格,体会故事背后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37.
杨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3-128,158
李欧梵是近30年来对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海外中国学家之一,他的文学与文化学研究可谓多姿多彩。他有着深沉的人文关怀,活跃在多个领域,著作丰富多样,堪称多栖学人。他的三部代表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都给文学界和文化学界带来新的研究热点。他的治学理念、研究方法,带有狐狸型学者的典型特点。他历经中西不同文化的冲击,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场域里游走,自安于文化边缘人的地位,拓展出一份拥有国际视野的洒脱大气。 相似文献
38.
印度古典梵剧<小泥车>具有明显的叙事性:编剧方面追求叙事性与戏剧性的平衡;无论是对白、独白还是幕后语都有叙事性存在;舞台表演程式化,在序幕和舞台提示语中也有叙事手段的运用,演员能自由跳出 角色与观众进行叙事交流.同时,该剧也不排斥戏剧性,叙事性与戏剧性并重. 相似文献
39.
战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54-56
八十年代王富仁、汪晖、钱理群等人超越了建国以来的经典鲁迅研究纲领。海外学者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呼应了这个更新,并揭示了一些从前较忽视的问题,包括鲁迅的“传统与‘抗传统’”,以及《野草》的形式创新。然而,无论是海内外学者的新尝试,还是近年来对鲁迅研究的整体性挑战和质疑,都反映出当前鲁迅研究仍缺少开拓,缺少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0.
彭立鸿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3,2(1)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