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66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择 《人才瞭望》2014,(5):63-6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场人在工作中也是如此。那么,对管理者来说,如何管理犯错的员工呢?是"严刑峻法",有错必究;还是不把重要任务给曾犯错的员工,避免其一错再错;或是用那些业绩稳定,工作成效突出的员工,排斥曾犯错的员工?也许,"使功不如使过"这个成语,能给管理者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孟道骥的<复半单李代数引论>书中给出了g(n,M,F)同构的一个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了g(n,M,F)其它的同构条件;又得到了g·(n,M,F),h(n,M,F)的同构条件和g(n,M,F).  相似文献   
43.
《东岳论丛》2017,(9):18-26
韩南塘以历史的眼光发掘真相,对东亚儒学中的人心道心问题予以了系谱学考察。他仔细地分析了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指出前后共有四说。他审查了《答蔡季通》,指出该信的"二歧"之嫌乃一时失误,后被朱熹亲自否定。在他看来,退溪道心人心理气互发说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形气与心气。基于此种判断,南塘对朱子后学中理气互发说的倾向予以了鞭辟入里的批评。通过以上正本清源的工作,南塘就较为有力地清理了李退溪道心人心理气互发说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44.
明代末期,程嘉燧是新安画派先驱画家,金陵八家之龚贤评曰:孟阳开天都一派(按:可理解为新安画派),……程与同里名流唐时升、娄坚称练川(可理解为歙县的代名词)三老,加之好友李流芳,合称“嘉定四先生”,吴伟业撰《画中九友歌》,将他与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驹、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称为“画中九友”,可见,程嘉燧在当时文学、艺术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45.
龙卫东 《中州学刊》2008,(3):159-163
<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碑文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与相关史料比对研究,可以确定碑文的大部分信息比较可信.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太极拳的起源、三教合一论以及古老的养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但是碑文中述及李道子为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则难以成立.有些论者认为李道子是太极拳的鼻祖,则是更加不可能的.不过,太极拳与无极拳以及千载寺的养生文化却一定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46.
高步瀛先生谓《文选》李善注"一厄于五臣之代篡,再厄于冯光震之攻摘,三厄于六臣本之窜乱,四厄于尤袤诸本之改窜。……使其精神面目皆已失真"(《文选李注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李善《文选》注引书种类繁多,所引或仅取其大意,而不拘于与原书字句相符,加之后世改窜,疏漏在所难免。后世学者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孙志祖《文选理学权舆补》、《文选考异》,  相似文献   
47.
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尚胜 《东岳论丛》2001,22(6):103-107
学术界一直将唐朝登州、莱州、密州 (现在皆属山东省 )等沿海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和“新罗院”、“新罗馆”以及高句丽人、百济人等都纳入到新罗侨民的范围来考察 ,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从现有资料看 ,唐代山东沿海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形成于九世纪初 ,其一在于李正己祖孙三代在承袭淄青镇节度使之时大肆掠卖新罗人口到唐朝为奴婢 ,使很多新罗人得以进入中国 ;其二由于唐朝在平定淄青镇李氏割据势力后对新罗奴婢所采取的解放政策 ,使很多新罗人在放良后聚居于山东沿海地区 ;其三因为新罗人张保皋在东亚海域的活动 ,加强了唐代新罗人的凝聚力并促进了新罗侨民社区的形成。不过 ,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并不存在治外法权。而从淄青镇割据势力李氏家族的高句丽人背景观察 ,说明朝鲜半岛在三国统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 ,高句丽人和新罗人还没有完全消除他们之间的固有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48.
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起源很早,春秋时期,即出现了倡导以法治国的法家人物,如管仲、子产、邓析等。他们多由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组成。但他们并不同于古代西方的那种法学集团,而是一个具有共同政治主张而思想又各有其特点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界一般将战国初期和中期的法家称为前期法家,主要代表为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等;将战国末期的法家称为后期法家,主要代表是齐国法家,韩非和李斯。尽管先秦时法家人物众多又各具特色,但总体来说,他们一致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这一体系中,大致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相似文献   
49.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偏轨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中后期 60年代初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的探索。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毛泽东的改革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比较偏颇 ;快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改革的偏轨埋下了隐患 ;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 ,导致其对改革存有疑虑 ;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毛泽东担心改革会导致修正主义的危险 ;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使毛泽东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未能得到有效防止 ,改革探索最终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50.
民俗文化的轨范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其对民众心理上、观念上的影响和制约 ;二是其对民众行为、实践的规定和控制。民俗文化轨范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重视民俗文化的轨范性特征 ,发挥其规范功能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