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6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宗教信仰也与其他民族一样,远古时期有宗教学上称之为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萨满教。从《史记》、《汉书》及其他我国古代汉文史籍的记载来看,哈萨克族原始宗教的某些内容与中原地区相同。以血缘亲族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形式也与其畜牧业经济结合在一起,并长期保存下来。这些与中原地区是不同的,因而,在原始宗教信仰方面,其内容与中原地区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1833-1895年主要汉文西书的较为全面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从议会术语变迁的角度而言,“公会”、“巴厘满”、“衮额里士衙门”等意指不确或音译的术语,逐渐为“议院”、“议会”和“国会”等意译术语所取代;在此三者的竞争中,“议院”这一术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议会内容变迁的角度而言,这一时期的主要汉文西书对西方议会的译介基本上停留在议院职能、运作程序等表面现象;对议会“自主”精神虽有所阐发但并未引起国人的注意;因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又致使译述者往往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来解读西方议会文化.因此,这些汉文西书所描述的议会,既不是西方原有的,也不是中国传统的,而是一种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语境下重塑出来的文化影像.  相似文献   
53.
黎族文身源远流长,从远古一直延续到当代,对黎族文身的记载亦不绝于史。论题梳理了从先秦到清代各个重要时期的汉文古籍中记载黎族文身的相关史料,并加以分析探讨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4.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55.
云冈石窟东部窟区崖壁上有16处大小不一的题记铭刻位,7处可见字迹,多为明清时期遗留。这些题记年代跨度大,数量较多,作用不同,这在缺少文字资料的云冈石窟显得尤为珍贵。它们虽占据了整个石窟的一角,但却赋予了云冈石窟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些时代的印记和文化的交汇,或许给今天的云冈石窟和大同市的文化繁荣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6.
通过《大唐西域记》藏汉文版本对照研究后发现:公.工布查布在藏译本中如实地翻译了《大唐西域记》138国的情况,将藏译本的总体结构作了一些调整,采用藏文数字表明所记述国家的顺序,并对许多寺名、塔名以及地名、山水名进行了注释性的补译,给后世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7.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广大满族史、蒙古族史、清史学者对八旗组织三足之一的八旗蒙古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研究的内容涉及八旗蒙古的建置过程、八旗蒙古的科举教育和汉文著作家政治思想以及八旗蒙古与满汉等民族的关系及其历史作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八旗蒙古是八旗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是清朝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故此对八旗制度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仍将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8.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为代表的寺院建筑格局分属宫殿式与民居院落式两种,其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寺院建筑与雕饰所产生的庄严、深邃、幽雅的感觉,表明这两种形式均具有佛教顶礼膜拜、超脱尘世的象征意义。普陀山又有许多摩崖石刻,内容大都是礼佛宏法或赞美景物,多数用楷体书写,端庄雄丽,与“海天佛国”的环境相谐。  相似文献   
59.
60.
天下四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城北石鼓山上,书院历史悠久,地势独特。摩崖碑刻历代不绝,在全国书院独树一帜,是石鼓书院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文章在查阅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石鼓书院唐代摩崖碑刻进行整理,并对其中存有歧义的“东岩西谿”、“太和题名”、“刺史蒋防碑刻”及“昌黎诗刻”等四种摩崖碑刻予以考释,以期丰富书院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