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59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760篇
社会学   120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关于集体成员资格和集体财产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阶段,集体财产承担着保障该集体范围内所有成员基本生活来源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财产的存在形态和集体成员的身份判断标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化.集体成员的身份附着于集体财产,只要集体财产存在,集体成员对于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就应当得到保障.集体成员的身份应该在集体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结合成员的自治机制加以确定,以适应集体财产利用方式多样化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创意田园是农田功能深度开发、提升农田附加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创意价值的体现需要通过农田四季作物品种的选择和生产茬口的安排来实现.以白沙镇孔源村4 hm2成片的农田为研究对象,以春华园、夏盛苑、秋实庄、冬青园(四季田园),立春绣、立夏绣、立秋绣、立冬绣(四季景观绣道)为创意,通过选择高优品种和不同时间生产茬口的安排,打造创意田园的景观效果并提升农田的种植效益.该案例的研究对于解决创意田园作物配置的作物种植观念的矛盾、作物配置时间分布的矛盾、作物配置空间布局的矛盾以及现代技术与农民操作的矛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3日傍晚,在溧水县洪蓝镇一个偏远的山村——陈卞村,村党支部书记卞中清同志因病去世。消息传出,许多村民要来参加好支书卞中清开追悼会。两天后的追悼会上,村民纷纷自发涌来,新建的办公楼前的院子挤满了人,有的老人拄着拐杖赶来,有的乡亲带着孩子赶来,大家都想送他们的好支书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4.
磻村     
站在坑口村的河畔往南眺望,几株红艳的香枫便映人你的眼帘,那树下便是磻村。祁门是古戏台之乡,坑口有古戏台,珠琳有古戏台,叶源有古戏台……可一个村有两座古戏台只有这磻村。  相似文献   
15.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是近期整理出版的重要甲骨资料,其中所见田猎卜辞设问简单,内容大多卜问田猎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采用何种狩猎手段、天气、收获、是否有灾等问题。经过初步整理发现,商王在田猎日的选择上是有一定倾向性的,田猎地点相对集中,参与者除商王外,还有尹、旅、某■等王朝官员和军事组织,这些内容进一步充实了以往的田猎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郭济桥 《殷都学刊》2012,33(4):38-43
邺京布局式样位于汉唐转折的关键点,聚落形态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坊、村,在人口管理上,为县乡里制,治安管理上,为县尉坊(村)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选择。潍坊市"多村一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管理创新需求的一种回应,虽被作者视为中国城乡融合进程中的过渡形态,但在事实上有利于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强烈的多元化需求,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城乡均等化,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农村社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城乡统筹发展路径的有益尝试,为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让地处大城市边缘的传统村落被卷入城市后变成了问题化的城中村现象。从个案城中村改造更新的观察中发现,在处于强势位置的地方政府和弱势位置的村集体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争夺城市空间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场域,导致地方政府主导推进的城中村改造更新过程举步维艰。追求市场理性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经济动力,法人共同体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组织基础,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正当性,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有利机会结构,红头文件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合法契约。概言之,村集体组织是一个理性的法人共同体,村集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从不平等的单向依附型变成了双向交换型,地方政府直接用体制内的行政命令方式动员体制外基层社会组织来实现改造更新城中村的目标趋于难产。于是,尽管正式权力正式行使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村集体组织与地方政府诉求利益目标进行讨价还价的合法性策略,但村集体组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利益代言人,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利益目标的理性行动者,这才是城中村改造更新项目趋于难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份以来,有关安阳县安丰乡的一个村落———渔洋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章。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短时间内突然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搞地理的、搞美术的穿梭般地拥向那里,徜徉其中,参观评点,摩娑研究。它有何魅力,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使得人们对其着迷、为之倾倒并为之惊叹呢?座落于豫冀两省界河漳河南岸的渔洋,距古都安阳仅2 2km。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捕鱼牧羊,稼穑商贾,勤苦劳作,生活滋润平和,丰衣足食。但是他们不知道,就是这片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土地上,在那早以逝去难返的岁月里,曾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长达60 0 0…  相似文献   
20.
新产业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乡村工业化的成功模式。与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规模和范围经济为目的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不同,新产业区强调柔性生产和持续创新。因而,新产业区在本质上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是对大规模生产的替代。新产业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学城乡二元结构和乡村发展依附城市的观点,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乡村工业化和乡村经济发展并不依赖城市,而是内生或相对独立的,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在新乡村工业化过程中,乡村经济的自组织所呈现出的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构成了新产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制。对新产业区起源和演进的历史条件和内在机制的理论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