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4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30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179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有企业"微腐败"多为企业中层及低职级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以岗谋私。"微腐败"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决消除杂音,筑牢思想基础;抓好关键环节,开展风险排查;突出工作重点,压实监督责任;立足理念、机制、方法升级,提升监督效能;严格把握原则,提升惩处实效;持续聚焦短板,增强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2.
73.
以村干部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村干部个人决策行为与职务决策行为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并通过对村干部在突发事件中行为的分析,提出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恢复重建三个阶段中村干部行为的标准及规范流程,并提出建立规范化村级组织机构应急策略,以此推动应急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相似文献   
74.
村镇两级是政策执行的直接推动者,也是政策效果自下而上反馈的第一个环节,这一反馈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政策监督的有效性。在发达地区富人治村的背景下,村干部对体制及体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镇村两级的干部从偏闭合型关系向非闭合型关系转变。此外,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以联村干部等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组织基础,在镇村之间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等的难题;通过对联村干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增加其推动政策落实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以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为基础的非闭合型乡村关系,这种乡村关系构成了政策监督强化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75.
村干部因直接接触上访群体和落实信访政策而成为信访研究热点。多数研究文献对村干部的定位是上访事件筛选者,忽视了村干部在信访制度中的多重身份。在转型时期的信访制度下,村干部不仅是沟通“国家—社会”的双向代理人:既协助国家维持基层稳定又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而且可能成为上访制造者:或因侵害村民合法利益使自己成为信访事由,或因治理需求和私利驱动参与村民上访。这些都表现出信访场域中村干部的身份的复杂性,其生成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夹缝、信访制度的刚性和资源下乡的拐点密不可分,分析这三重逻辑有助于全面理解基层官员与制度运作之间的互动和乡村治理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高校面临着腐败现象高发和多发的严重挑战.高校的腐败不仅阻碍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青年学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危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入新的世纪,中国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深入研究高校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内在机理,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不仅对于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78.
引入公益诉讼完善外逃腐败资产追回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生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反腐败的国际合作问题,公约最大的贡献就是设置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腐败犯罪资产的追回机制,但是,由于立法上的滞后以及公约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使得中国尚未探索出一套有效追回流失于境外腐败犯罪资产的制度;由于公益诉讼的自身优越性,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以充实和完善外逃腐败资产追回机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9.
随着高压反腐的纵向延伸与国家治理重心的下移,基层政府“微腐败”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从生成机理看,基层政府“微腐败”是内部权力主体行为的整体效能不足、外部政社互动羸弱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基层政府“微腐败”治理中,又面临着纪检监察与地方发展的目标差异、职责同构下行政发包的刚性压力、制度设计中规则的矛盾冲突等所导致的“碎片化”困境。因此,需从主体协同、权责匹配、政社互动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整体性的治理方案,以消解基层政府“微腐败”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0.
刘志伟  董丽丽  胡树琪 《江西社会科学》2022,(11):129-140+207-208
我国当前对腐败犯罪的惩治,不应提倡轻刑化的理念,而应确立“又严又厉”的刑事政策。但是,现行立法中对腐败犯罪的刑罚力度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缺乏资格刑的适用规定、预防性刑罚措施阙如、未实现罚金刑的全覆盖,以及由于部分腐败犯罪的刑罚设置失衡,导致罪刑难相适应。而且,司法实践中腐败犯罪的轻刑化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定罪量刑数额标准调整过高导致普遍处刑过轻,过多、过滥地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因此,应通过立法对腐败犯罪刑罚力度过轻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司法中的轻刑化现象进行纠偏,遏制对腐败犯罪的刑罚“优待”,真正实现罪刑均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