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9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27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045篇
社会学   160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用个人本位的国家主义法律改造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封建法律,是杨度从西方寻得的救国良药之一。也是在清未礼法之争中杨度作为法理派回击礼教派的有力武器,这种思想在冲击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斗争中.起了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2.
认知范畴理论是界定话语标记语范围的理论基础,概念内容和范畴属性是鉴别一个词语是否可以归入话语标记语范畴的理论框架.根据原型效应、家族相似性原则及个体话语标记语在自然口语中的语用频次来确定范畴的中心成员,并以典型话语标记语为好的样本推及范畴的一般成员和边缘成员,从而确立话语标记语的范围.  相似文献   
963.
中国家族所具有的生产、繁衍、教育等诸多功能 ,既维系了农耕文明的持久发展 ,又演化成稳固的生活方式 ,束缚着个体的行为、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破“枷”、脱离家族就成为 2 0世纪革命志士的追求和文学启蒙的主题。 2 0世纪家族文学也因此成为家国矛盾喻体、时代的感召与主体性的唤起、宗族命运与民族寓言的转换的文本  相似文献   
964.
南岭山区地处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北部、江西省南部,人们俗称"红三角"。山区"非宜居"村庄的生活生产环境十分恶劣。规范有序地把南岭山区"非宜居"村庄农户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是目前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湘南、粤北、赣南等地的搬迁安置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有益经验,寻找借鉴亮点,如合理界定"非宜居"的范围,如何进行"集中安置点"建设,报账制度的靠前扶持等等,便于统一建构南岭山区"非宜居"村庄的搬迁安置政策。  相似文献   
965.
关系扩展与家族制企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等社会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往往是同质群体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则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纽带。从信息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强关系是弱的,弱关系是强的;强关系之间存在的是人格化的家族信任,而弱关系的基础是非人格化的社会信任。所有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用来解析家族制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在创立阶段应充分利用强关系,在发展阶段应紧紧抓住弱关系。  相似文献   
966.
清代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繁盛于乾隆年间。它既是康乾盛世的一种表现,又是清朝皇帝与臣民同乐的大型活动,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在乾隆五十年达到一个高峰。在这次千叟宴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参加,其中包括“逆臣”尚之信和罪臣尚之瑛的后代。本文认为:他们的应邀参加千叟宴,反映了尚氏家族与清朝的关系在经历吴三桂之乱后依然非同一般,一方面他们感戴清朝的恩德,另一方面清朝仍然眷顾他们,尤其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尚之信之死远不是投降吴三桂那么简单,清朝对广州庚申事件中尚家的处理仿佛心里有愧。  相似文献   
967.
萧梁皇族之学术文化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梁皇族本出自寒门,不以文化显名.齐、梁之间,随着梁武帝一支的兴起,在当时士族社会尚文风气的影响下,其家族重视学术文化的积累,在儒家经学典籍、史学、玄学等领域多有著述.在文学艺术领域,如诗文创作、书法、绘画等方面,梁武帝及其子孙也身体力行,造就了其家族文化的繁荣局面.不仅如此,梁武帝父子还大力倡导重文政策,对当时取仕选举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当时士风的变化.萧梁皇族子孙后来多有人流落北周、北齐和隋、唐,推动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68.
车鸣 《金陵瞭望》2006,(9):33-3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少数地方片面理解新农村的内涵,忽视文化因素对人行为的重要影响,以行政力量拆建现有的农民房屋,引发了农民的不满。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乡土社会和谐思想对村庄建设的影响,发挥深受乡土社会和谐思想浸染的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和谐推进村庄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69.
壮族历史有不少问题至今没有廓清,本文仅就何时跨入文明门槛、是否经过奴隶制和侬智高起兵性质略谈浅见。笔者认为,考古材料和古籍记载表明,壮族发生阶级分化的时间比预料的要早,至迟商周之际部分地区即已跨进文明的门槛。进入阶级社会后是否经过奴隶制?通过对考古材料、语言材料、民间文学艺术、文献记载等的综合分析,壮族是经过奴隶制的,但不是希腊罗马的典型奴隶制,也不是一般的家长奴隶制,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可称之为家族奴隶制。侬智高反宋既非农民起义,也不是民族战争或地方割据,而是一场反对蚕食,反对割让,保境自守,力争内附,以便完璧归宋的爱国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970.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18)的支持. "村小学被砍掉了","学校变成牛圈了","学校砍了,但孩子不能不读书","送出去读书要多花多少代价啊!","寄宿在学校多花钱,也不放心","大人白天多少事儿,接送不容易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早上要接送孩子,中午要给孩子送饭或者在街上给他买东西吃,家里事都没有时间做,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是村里有学校方便点,街上太远"……这是我在江苏省A县B村调研一个月期间,村民对我说得最多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