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8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9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35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671篇 |
理论方法论 | 148篇 |
综合类 | 1310篇 |
社会学 | 198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216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李祖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24-132
通过对征地前后村庄政治的考察,发现随着村级组织掌握资源形态发生变化,村庄政治运作实现从吸纳向求援的转型。征地之前,村级组织掌握集体经济,通过多种手段吸纳村庄内部各种力量尤其是反对派从而实现村庄政治格局的动态平衡,村庄权力结构呈现体制内精英—中间派—反对派三元均衡的样态。征地之后,集体经济消失,村级治权弱化,为实现权力和利益空间的稳定,村级组织开始向基层政府和村庄外出精英求援,村庄其他势力的话语空间减缩,村庄权力结构逐渐呈现一元独大的形态。而在一元权力格局之下,村级组织逐渐悬浮,村庄治理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82.
转型期村庄权力结构中的组织构成和权力分割--以江西刘下村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村庄权力结构进而对乡村社会性质进行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刘下村的个案分析,剖析了当前中部地区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社区转变为以打工经济为主的新村庄社区后的村庄权力结构的变化,分析了现阶段村庄权力如何在乡政--村两委会--自然村委--村民四级利益主体间,以及民间组织间进行分割,并提出了从体制上提高村干部待遇,即在"乡政村治"中把"村治"权下沉到自然村,现有行政村则变为"乡政"的代理人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83.
杨作山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63-67
自公元699年赞婆、弓仁附唐,居家凉州,后历诚节、惟贤兄弟,论氏家族三代从戎,战功卓著,仕宦显赫。安史之乱,诚节率诸子及其家僮,扈从肃宗还京。朱泚之乱,惟贤恪勤贞固,始终不渝;惟明仗义勤王,扈驾巴梁。本文对唐代凉州论氏家族三代百余年间事迹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4.
985.
周立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49-54
网络模式作为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策略选择,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家族企业作为家族涉入企业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其组织间网络模式的选择和结果将显著地受到家族涉入维度和内容的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对此进行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几近空白。文章通过对家族企业网络文献的梳理评述,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家族涉入的不同维度(变量)对家族企业网络化行为的可能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认识家族企业尤其是华人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6.
马爱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
路翎,虽然是一名被埋没已久的作家,但是在新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路翎的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为研究文本,审视这部小说的家族叙事特点.认为路翎采取分裂家族的叙述方法,把蒋家分别置于上海、南京、苏州、镇江、重庆和武汉六大城市来写,呈现出叛逆的蒋家、斗争的蒋家、权威的蒋家、被遗忘的蒋家和逃亡的蒋家五种特征.作者采用这种分裂叙述是为了突破传统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模式,通过分裂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从而丰富了小说本身的叙事容量. 相似文献
987.
胡亭亭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24-27
曹禺在<北京人>中着力展示了士大夫文化的没落,对传统的道德文明和畸形都市文明予以决绝的批判,从生命力的角度思考人类社会的走向,并试图借助原始人的生命形态为北京人注入新的活力,为民族精神的再造寻找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988.
989.
新农村视野下的文化建设与农民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影响农民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时期,村落家族文化熏染下的农民通过家族集体行动和邻里互助来实现合作;在再分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灌输下的农民主要在生产领域开展国家主导的集体合作;进入转型时期,在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经济话语渗透下的农民却陷入了合作难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农民的共同体意识、重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农民合作。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