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0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444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71篇
人才学   16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527篇
理论方法论   503篇
综合类   4900篇
社会学   643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2.
《尚书》中本无复仇话题,苏轼《书传》率先批评周穆王、平王无复仇、中兴之志。靖康之难后,这一新说受到士大夫的普遍关注。南宋高宗朝主张对金复仇的士大夫,如张九成、陈鹏飞等,均袭用苏轼新说,借批评穆王、平王指责高宗推动和议、放弃复仇;而赞成和议或经历过高宗朝末期对金宣战以及孝宗朝初期符离之败、隆兴和议的士人,如范浚、林之奇等,他们以维护《尚书》的“轨范”特质为由批评苏轼新说。相较其它经典,直接指向君主,且与中兴话题密切相关,是南宋初年《尚书》学中复仇论的特点。而士人对《书传》的继承或批评,也反映出苏轼之学在南宋前期受到极大的关注,并未沉寂。  相似文献   
113.
儒学自传入日本后一直从属于神道或佛教思想,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至江户时代,朱子学才因其思想本身固有的政治功用性而得到德川幕府的扶持,在江户日本迅速兴起并形成了诸多派别。同一时期日本还出现了阳明学、古学等与朱子学对抗的思潮。日本的朱子学各派在本体论上大都继承了朱熹"理先气后"的"主理"倾向,而反朱子学则或是坚持"气一元"论或是坚持以"心"为本体的哲学立场。整体来看,日本近世儒学各派在本体论思想上都体现了继承自宋明理学中源自佛、道的重视整体、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一元论倾向。这一特征在之后的明治时期同德国观念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本哲学的唯心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14.
江洪明 《创新》2016,(4):13-20
随着即时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实现现代转型,探究者必须紧跟时代行进的步履,发扬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精神,深入揭示和科学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尤其是时间规律。基于时间学,从社会背景条件、教育对象、教育者、管理者角度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规律群大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合时代发展状况规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时间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管理规律等四大类型的一级时间规律。其中,每一类型的一级规律包含诸多二级规律或曰子规律。自觉把握和科学应用这些规律,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相似文献   
115.
音乐作品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它成立于主客观的互相关涉上。通过对音乐存在方式特殊性的认知,从声乐作品本体入手,表明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要在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关注音乐的精神境界;就具体某种音乐而言,它的理解与表达,必然受到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追求以及艺术积淀等主体人格特征的影响。只有当三者对音乐精神境界的理解达到相对统一时,我们所期待的理想表达方可实现。这应该是音乐理解与表达的本真之义。  相似文献   
116.
吴晓东从事神话学研究二十多年,纵观其整个研究历程,其研究对象不断扩展,对蚩尤神话的研究层层深入,对盘瓠神话研究革故鼎新,同时以考据为主的研究特点贯穿始终。他坚持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不排斥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充研究。其不拘定论、大胆质疑、推陈出新、多有创获,一直在学术研究中苦心孤诣,其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7.
学优生是优等生中的一类,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小学学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就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8.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学生骨干群体是这个基地中的先进分子,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工作的开展与引导,直接关系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安定与团结,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欲根据我国高校(尤其是团学骨干)培养目标,对我校团学骨干综合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尝试为团学骨干培养方式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促进这个群体更好地成长成才,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9.
范仲淹青年时代不畏求学艰辛,穷通儒家"六经",尤精于《易》学,为其政治变革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入仕后,他不惧威权,为国为民痛陈大义,屡遭贬抑,不为崇辱所动,坚持"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励志于变革现实政治。"庆历新政"是在他主持下的社会革新运动,是他长期的政治实践积累的经验与他国平民安的政治理想的积极尝试,也是他政治变革思想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20.
王夫之立足于"心气交辅"的儒家认识论基础,坚决反对和批判禅宗思想对宋明儒学的影响,认为禅宗入"空"之心弱化了儒家实有对象性心理活动的操作性与超越性境界认识过程的道德修养高度。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家的心理认识思想,独向具有庞大而具有细致心理分析体系的法相唯识学吸取理论营养,从援禅宗转向援唯识入儒,论证儒家立足实有对象操作性的心理活动,能够实现道德修养目标并具有超越性境界认识过程的思想合理性与理论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