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47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杜诗中“转”字用例 70见。然而人们多将其理解作动词而不知其有用作副词的情况。本文通过诗文中的大量语料证明 ,杜诗中许多“转”字从其语法功能来看 ,经常置于谓词性词语前作修饰、限定成分 ,可训副词“更加”。  相似文献   
182.
崔松虎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3):67-71,128
杜诗谚解》以庞大的词汇数量为我们提供了15世纪词汇学理论的极其宝贵的资料。据《杜诗谚解》反映,15世纪固有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分为复合式构词法和派生式构词法两大类型。前者通过直接复合和间接复合的方式,产生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副词等词类,复合后的词类属性决定于其后半部词性;后者通过前缀派生和后缀派生的方式,产生派生名词、派生动词、派生形容词、派生副词等词类,派生后的词类属性决定于其后缀性质。  相似文献   
183.
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是学界公认目前杜诗注本中较为完整的一种,虽创见多,但其间依然存在需订补之处。本文经过考证,订补了“青精饭”、“魁梧”、“不上船”、“银甲”、“花妥”、“恰恰”、“土锉”、“漏天”、“脉脉”、“棱”、“划”、“逻些”等疏误。  相似文献   
184.
清代谭献曾说"耆卿正锋,以当杜诗",这一说法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失偏颇;但如果仅从某些侧面来看,二人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与杜甫相比,柳永在某些方面还有所突破.这主要表现在:柳永的诗词与杜诗一样有记录历史的传统,在歌咏太平景象、记录下层妇女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柳词和杜诗中的女性题材都反映了男女平等思想,但柳词中的这种思想更加深刻和全面;柳词在艺术技巧方面与杜诗有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5.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爱民情感背后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即民本思想。杜甫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用他的诗歌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杜甫的诗歌中,民本思想与他的爱民情节、非战主张及君王观融合在一起,并借助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诗体,以及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了艺术化的生动展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孟子对民本思想仅有理论论述的话,那么在杜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也正因为如此,杜甫的民本思想才表现的更加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186.
宋代杜诗赵次公注中出现了阐释后人学习杜诗的体例:所引文献是杜甫以后诗人的具体诗句;有"用杜""使杜""得……之法"等明确表示文本关系的指示语;强调杜诗后代接受,展现了杜诗经典性确立过程以及诗歌创作内在延续性。其重视文本应用的阐释观念诞生于北宋思想文化转型下诗歌创作理论和阅读观念的新变中,由诗话、笔记等批评系统进入诗歌注释体系,在体例、观念、功能上突破了李善《文选》注为代表的传统诗注,开拓出全新的注释范式,影响了《杜诗详注》《杜诗镜铨》以及钱钟书《宋诗选注》等注本。  相似文献   
187.
金圣叹第四才子书<杜诗解>,虽取八股文分章分节方式阐释杜诗,但在注诗观念方面,却表现出与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倾向迥然有别的特性.金批杜诗别具只眼,新见选出,尤其是主体性的有意识介入,给杜诗阐释赋予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在细读<杜诗解>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现代西方理论,特别是哲学诠释学相关理论,相互参证,更好地揭示和彰显金批杜诗的主体性介入特征及其深刻而合理的内蕴.  相似文献   
188.
《钱笺杜诗》所援引之诗话,率唐宋著述,明人止乎《升庵诗话》,然皆尽剔抉刮垢之能事,而无一字之褒扬。本文从异文、逸句、地理、诗句笺释四项,考释《钱笺》之举引《升庵诗话》,于升庵之发明,牧斋之辩证,皆重新阐述,援据立论,然后知《钱笺》之诟,诚非虚发。  相似文献   
189.
《学衡》杂志早期的主要作者之一邵祖平先生,在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尤其是第一次任教四川大学期间,有《七绝诗话》、《杜诗精义》和《词心笺评》三著可堪传世。鉴于邵祖平先生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一直湮讳不彰,故截取其在川大时期的学术活动加以考辑,并作发覆。  相似文献   
190.
杜甫既重风骨,又不薄色泽风容,其笔下的色彩饱和、凝重、鲜明,具有生动的视觉效果、个性特征和情感蕴含。诗人最特出之处在于,常通过匠心别具的语词组合,使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独立观照的对象,尤擅长互补色的并置叠合,从而强化了色彩本身的力度。如此遂把魏晋而后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