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陈子龙是明末清初云间派的领军人物,他交游广泛,文友遍及大江南北。在他的交游网络中,诸多桐城文人是不容忽视的。考察这些桐城文人与陈子龙的交游关系,不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陈子龙,还能管窥明末清初松江与桐城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之景况。  相似文献   
82.
唐晓涛  王丹 《民族研究》2023,(4):94-105+137-138
明代桂西俍兵东迁流官区屯驻并在地化是民族迁徙与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案例,其在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明代东迁的俍兵维护地方秩序、参与地方开发;清朝以后,通过宗族建设、联姻、科考,俍兵俍人进一步融入民、僮人群中;清中后期,当地形成的共有地域文化传统调整着人群关系,同时客民也影响了当地人群的祖源地构想;民国时期,多民族的交融更为明显,各民族团结抗日表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多民族交融互动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过程不但是国家制度和官方力量自上而下影响的结果,更是俍瑶僮等族群自下而上主动选择、有意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李哲 《可乐》2010,(12):41-41
大专毕业后,张松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决定与三个朋友一起创业。他们看到一家美国品牌保洁公司的加盟广告,凑了3.9万元加盟费,接受了两天的保洁清洗培训。  相似文献   
84.
<正>玩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自古皆然、司空见惯,然而,如果处理不好,润滑剂就会变成导火索,小玩笑常常开出大问题。东汉末年,张裕在益州牧刘璋处做幕僚,其人文思敏捷,词锋健锐,但也恃才傲物,颇喜争讼。一次,刘璋会见刘备,张裕侍坐。刘备见张裕胡须茂密,就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我在涿州的时候,毛姓的人特别多,几乎将涿州内外全住满了,涿州的县令感叹说这是‘众毛绕涿居’啊!"由于"涿"和"啄"谐音,刘备借指嘴巴,所以编了这个故事笑话张裕胡须太多。张裕听后,当即也讲了  相似文献   
85.
霸府模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的普遍方式。霸府完成新旧王朝更替的步骤有三步:一,霸府控制国家的军政大权;二,霸府建国;三,霸府完成新旧王朝更替。霸府在新旧王朝更替中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缓冲功能、制度准备功能、舆论营造功能、政治保障功能、人才储备功能。通过霸府来完成新旧王朝更替,引起社会阶层变动较小,对社会造成的破坏较小,易为民众接受。  相似文献   
86.
控鹤府是武则天时代的一个特殊机构,后改名奉宸府,主要由张昌宗、张易之等美少年和一批轻薄文士组成.学界普遍视其为武则天的后宫,但该机构实际上还是武则天的一个娱乐疗养场所,同时它又是初唐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学机构,并且具备某些政治职能,形同私人小朝廷.  相似文献   
87.
以史料为依据,对明政府应对"倭患"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以分析,并阐述应对失策与"倭患"走势之间的关系:首先,海禁导致"倭患"的爆发态势;其次,剿抚不定与打击目标的失当,屡屡招致更大的反噬;而一再错失开海时机,更是造成"倭患"的延续。  相似文献   
88.
我收藏有一张清康熙十三年(1674)安徽徽州府休宁县《正堂火签》。此《火签》类似于今天由县政府颁发的紧急通知,内容与330余年前发生在徽州境内的一场战事有关。《火签》文字不多,兹全录如下:  相似文献   
89.
铺递在古代政府公文的传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清代潮州府地区的铺递在人员的分配和铺距的里程方面,并非完全按照政府规定的每15里设置1铺、铺司1名、铺兵4名,而是根据本地的交通便捷度、地形的特点来分配。每个县区都以县总铺为中心,沿各路向四周延伸,自成网络,并且各县同临界县区交接,加强了同各州县之间的联系。潮州府地区铺递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交通的发展,带动了本地商贸的发达和墟市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90.
《东岳论丛》2016,(4):90-96
唐宋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建制出现新的发展,府成为了新的统县政区。宋代大量升州为府,对府名的确定往往很花心思,既遵循了中国古代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点。有的府名沿用了历史上的郡号和军额,有的府名使用了帝王年号,有的府则以所辖县名为名,还有一部分府的命名选取含义美好的词汇以寄托愿望。府名确定后会由地方官员或皇帝亲自题写并制成匾额和界碑,宣告四方,在特定情况下还会出现对府名的更改,以适应特殊需求。府名文化是宋代府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