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45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72篇
丛书文集   524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1961篇
社会学   215篇
统计学   6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浅析中国土族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分布格局,既是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来的地理状态,又是许多附着于分布环境上的社会人文变量的外在表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探索自然和认识社会的双重意义。本文就中国土族人口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人口分布格局密切相关的人口城市化、人口流动、人口素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以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成果 ,论述了黑龙江渤海山城的分布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孙巍等 《统计研究》2020,37(9):44-55
在我国即将完成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性在居民减贫并防返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反事实分析法将收入分布变迁分解为均值、方差以及残差三种变化,进而将其引入贫困分解中,对我国农村及区域贫困进行分解。研究表明,引入收入分布变迁贫困分解结果具有稳健性,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与离散效应存在非对称性,提高收入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贫困加深效应,而异质效应和离散效应间存在对称性,居民异质性在减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从区域视角看,东部区域异质效应减贫效果明显高于增长效应;中部区域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均具有显著减贫效果;而西南区域增长效应的减贫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4.
在工资差距分解问题中,研究者经常会遇到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直接忽略会导致最终估计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同时在众多工资差距分解方法中,相比于均值分解,分布分解方法更受研究者青睐。针对参数分位回归,本文首次提出可加形式与非可加形式的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SSPQR)模型,并基于这两类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模型给出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后的参数分位回归工资差距分布分解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及已有的工资分布分解方法,借助CHNS2015年度城镇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男女工资差距及差距分解问题,得出以下结论:①男女工资差距主要来源是性别歧视问题;②经过样本选择偏差修正后,实际的工资差距更大,歧视问题更严重;③男女工资差距程度在不同分位点上结果不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从平均水平来判断工资差距程度;④与其他已有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SSPQR计算的工资差距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5.
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计算模型是学术界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区间数刻画着事物属性特征的取值范围,以往学术界都假设在区间内的取值服从均匀分布。本文将均匀分布推广到一般分布,运用概率论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计算模型,由此修正了以往关于两个区间数全等的定义,提出了区间数形等的概念,同时进一步修正了可能度的自反性条件和区间数的综合排序方法,并将理论应用于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了基本的决策过程,通过实例决策问题的计算,呈现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该文对1986年和2007年洛阳市涧西区和吉利区出土的两座时代为公元3—4世纪的墓葬进行了重新探讨。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背景的分析,该文认为这是两座带有鲜卑文化特征并兼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墓葬。从这两座墓葬包含的文化信息中可以探知公元3—4世纪时期草原民族在中原的活动足迹,以及鲜卑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000—2012年样本数据对全要素省际能源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能源经济效率整体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生产过程中低效率地区大幅增加,分布状态由“点状”向“面状”扩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为: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经济效率变化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运用门槛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区域空间分布研究,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低排放—结构较合理、低排放—结构欠合理、高排放—结构较合理类群、高排放—结构欠合理和高排放—结构不合理5大类群,最后结合各类型区域自身发展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低碳绿色发展建议,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提出能源经济效率改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系统分析入世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在五大区域和国别上的分布差异及其演化趋势,并基于K 近邻空间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测算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存在贸易进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的多重不平衡性;贸易国别的分散趋势大于五大区域上的分散趋势,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多元化与均衡度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显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全局空间上形成以高 高集聚为主的溢出效应,局部空间上主要以部分西非国家为轴心,在时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19.
"你说你"分布在"X+‘你说你’+(Y)"语境中,X表示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实施的动作或发出的话语,Y表示说话人对X的认识、评价或要求;说话人的主观态度Y是对听话人X的负面评价。"你说你"具有话语提示、话题转接和话题评述三种话语功能,话题评述即"你说你"标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言行的否定和责怪是其核心功能。"你说你"的形成经历了从"截断块"到"认知情态结构体"再到"话语标记"的过程,是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你说"、负面评价和人称代词"你"等是"你说你"形成和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一种自主设计的智能食品变质报警系统.系统由AT89C51单片机、MQ-137氨气浓度传感器、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单片机通过MQ-137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控区域的氨气浓度,当采集到的数据超过报警阈值时,警铃响起同时红色指示灯闪烁.经测试,报警系统反应迅速、报警准确、价格低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