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让谁“安居不动”,原文作者亦或译文读者?长期以来在翻译界都是争论的话题。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个案,分析强势文化中林氏文学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共存互补现象;并指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选择的翻译策略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后得出结论,在文化翻译中,最佳的策略是如林语堂先生的让读者和作者相互走向对方,即归化异化彼此杂糅,以达到两种文化的互补和交流。  相似文献   
22.
<正> 第八届全国三版展于2003年11月5日在重庆美术馆揭幕,与以往三版展一样,铜版、石版、丝网版的创作主要集中于高等美术院校。近600件送展作品经过初选复选后,37件获奖作品水落石出。体现此届展览最高水准的金奖作品与往届相比,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有不同的变化,四川的韦嘉连续两届获取金奖,尽管评委的挑剔近乎苛刻,最终还是被作品近乎完美的表现所感动。  相似文献   
23.
蔡和森系湘乡永丰蔡林氏第九代。据考证,蔡和森先祖分别为自福建迁湘的蔡姓旧祖和林姓复祖。“蔡林” 双姓源于先祖对蔡家养育之恩以及林家生育之恩的难以偏废。蔡林氏在永丰一地为望族,其先祖开店经商,以诚信闻名遐迩,且与当地名流朱尧阶、朱静斋及曾国藩家族成员多有交集。  相似文献   
24.
李能枝 《社区》2011,(10):28-30
小板桥社区地处云南省昆明市东郊,是连接昆明新城和老城之间的主要交通枢纽,辖区总人口2.5万余人,常住人口4797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小板桥社区结合实际,从“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建立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举措,努力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5.
让谁"安居不动",原文作者亦或译文读者?长期以来在翻译界都是争论的话题.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个案,分析强势文化中林氏文学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共存互补现象;并指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选择的翻译策略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后得出结论,在文化翻译中,最佳的策略是如林语堂先生的让读者和作者相互走向对方,即归化异化彼此杂糅,以达到两种文化的互补和交流.  相似文献   
26.
刘清涌 《源流》2012,(17):69
天涯何必结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行看江南春草绿,空谷莫愁少知音。清代书画嗜宿,兰草知音郑翁板桥这首咏兰诗,扣动了多少爱兰者的心弦。兰花本是山中草,"只为芳馨重,求者遍山隅",不愁少知音。古往今来,皇公卿相,平头百姓,文人雅士,农医艺兵,皆有爱兰者。然又不是任何人都会成为兰的知音。人各有志,人各有情,人各有求,人各有爱。唯有与兰有缘者,方会成为兰的知音。此之所谓气味相投者也。人与人,人与兰皆然。余潜心觅兰、养兰、习兰、赏兰、研兰多年,为文多篇,著书多卷.言兰纷纷扬扬,博说杂陈。  相似文献   
27.
《板桥家书》是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之一。译者借此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译者身份之扬抑,使其既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在传播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与西方读者的视域融合。译者主体性之扬抑,是一个译本得以在译语社会被受众广泛接受之基础所在,林语堂译《板桥家书》,正是此一明证。  相似文献   
28.
印象板桥     
风光秀丽的板桥,是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内的一座具有一千五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已经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了,当时的苏盐陶瓷、木材竹器等商品,都在这里聚集、流通,经济相当繁荣。南朝《三洲歌》云:"送歌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句中的"三山"即为板桥境内的风景名胜"三山矶"。李白、杨万里、谢眺、鲍照等古代著名大诗人都曾先后到过板桥,游览过板桥风光,并留下许多传世诗作。自古以来,板桥地处长江之滨,扼守交通要道,军事地位也十分重要。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大胜陈友谅、胡大海走马夺古雄等历史故事和蒋介石"御林军"起义等事件就先后发生在这里。可见,板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国际关系学院就坐落在板桥境内,成为我军培养军事外交人才和军事指挥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9.
曾俊英 《源流》2012,(9):69-69
天涯何必结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行看江南春草绿,空谷莫愁少知音。清代书画嗜宿,兰草知音郑翁板桥这首咏兰诗,扣动了多少爱兰者的心弦。兰花本是山中草,"只为芳馨重,求者遍山隅",不愁少知音。古往今来,皇公卿相,平头百姓,文人雅士,农医艺兵,皆有爱兰者。然又不是任何人都会成为兰的知音。人各有志,人各有情,人各有求,人各有爱...  相似文献   
30.
李能枝 《社区》2011,(7):28-30
小板桥社区地处云南省昆明市东郊,是连接昆明新城和老城之间的主要交通枢纽,辖区总人口2.5万余人,常住人口4797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小板桥社区结合实际,从"平安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