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0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925篇
理论方法论   161篇
综合类   1876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是法律方法论上的重要问题.具体到国际法语境下的法律解释,国际法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性受到法律解释一般规律和国际法自身特点的双重影响,体现出许多自己的特点.从诠释学、语言学不同角度观察国际法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性,可以发现二者互为表里的关系.同时,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在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之间的平衡由国际法整体功能所决定,并对这一功能的实现与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以西北丝绸之路上重要城市所辐射的西北五省为研究实验组,考察1995-2012年西北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对经济时间效应差异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的经济密度和旅游带动的经济效应都领先于其他西北地区;2007年是整个西北地区的突变点,西北地区在西北丝绸之路计划实施之后,各地区对政策的响应时间并不一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旅游收入之外,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3.
新《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设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这既有利于实现消费者实质自由,又有利于将公民的结社自由、诉权的可让性以及消费者协会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法律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的整体性功能,同时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中起诉人必须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理念,为受损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防护性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4.
实体价值取向的解释学说之争没有实践意义,现代法律行为解释应朝实用主义发展。其实质意义在于法官基于现有证据,判断究竟应立足表意人还是受领人的立场进行解释;在对价值利益进行权衡后,作出符合当事人意思,同时符合公平、诚信的解释结论。在进行具体解释时,应以可归责性为逻辑线索,平衡私法自治和信赖利益保护两种利益,分担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风险。通过理性第三人的构建进一步判断可归责性的有无,其中可预见性是理性第三人的构建指标,法律明文规定的判断因素并非是具有强制效力的裁判规范。赋予错误者以撤销权,并通过可归责性的程度来限制权利的行使。通过这种意思表示解释的逻辑体系构建,同时保障受领人信赖利益和私法自治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65.
“构造”概念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它被用来刻画意义如何向我们显现。索科拉夫斯基认为,胡塞尔分别在静态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阶段采取了“静态构造”的形式-质料图式和“发生构造”的一元论图式。笔者将指出,随着后期胡塞尔现象学的推进,构造的含义将更加复杂,它同时指示了自我在世界视域之中的横向结构,以及绝对时间意识支持着世界经验、并与其相互交织的纵向结构。笔者也将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种构造图式。  相似文献   
66.
67.
68.
优良家风进入民法典,可有效化解婚姻家庭法独特的社会化要求与其并入民法典后的社会化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优良家风条款通过导入家庭在身份法上的主体地位、明确家庭关系中行为正当性判断的公共秩序范围与来源,以及制衡婚姻家庭法的财产法化倾向,可有效反映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优良家风条款的效力构成包含了旨在规制家庭权力、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效力,以及推动道德教化的倡导性规范效力,但其核心是引导司法过程的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效力。在具体适用上,应着重实现优良家风在处理监护人“失管失教”与家庭成员造成外部损害之间的关联性证明、在合理维护家庭稳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在限制假借身份行为谋取不当财产利益行为的功利性效力,以及在创设基于优良家风的独立法益等方面的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69.
徐峻  罗薇 《世界民族》2012,(4):44-56
美国黑人和白人在选举投票上的差异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是亚裔美国人参与投票率低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利用"当前人口调查中关于投票和登记的附录",笔者分析评估了对于亚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群投票率低的四种解释,即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解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解释、差异性回报(differential return)解释、制度障碍(institutional barriers)解释。笔者运用一种统计学模型,能够同时对登记和投票进行评估,得出了四点结论:第一,社会经济解释在解释白人与亚裔美国人的差异性时,没有像解释白人与其他少数族群的差异时那么有说服力;第二,作为文化适应的两项重要指标——移民身份和居住时间——直接影响到亚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选民登记,但对其投票的影响甚微;第三,教育通常对参与投票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对亚裔美国人参与率的影响相对低于其他族群,尤其是白人;第四,制度障碍,尤其是对于选民登记的各种要求,不同比例地屏蔽了很多亚裔美国人,其次是拉美裔美国人,去参与最后的投票。本文的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es)表明,如果没有选民登记这项要求,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选民投票上将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70.
"世界"一词尽管在词典中有多层含义,但现代世界观不可避免地支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现代世界概念把世界看作外在的客观实在,并以认识和控制世界为目标,这不仅面临着无法解决的认识论问题,而且还会招致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但在古代汉语和西语中,"世界"的基本含义都是指涉人的某种特殊的生存状态或生存境况。实际上,不仅天堂、地狱等概念,而且现代世界概念,都是从原初世界概念的基本含义中派生和蜕变出来的。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必须从其原初的基本含义出发,并且必须是生存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