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1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101篇 |
理论方法论 | 24篇 |
综合类 | 377篇 |
社会学 | 48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杨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文言小说从短篇到长篇的运用在林纾手里得到完美的演绎,并掀起了文言小说繁荣的旋风。甚至可以说,林译小说及其创作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高峰,因此,晚清民国以来的读书人几乎多多少少都读过林译小说或其创作,其中自然也包括"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们。然而,深受林纾文言小说影响的"五四"文化先驱们发起的白话运动却宣告了文言小说的终结。林纾作为古文的殿军也不得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并且由于激烈的反抗而很长时间被认定为历史进步的阻碍者,林纾及其作品从此很长时间沦为历史的弃儿,但这更多地可能是"五四"运动发起者们的政治谋略。 相似文献
622.
厉周吉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3,(9):19-19
厉威背着鼓鼓囊囊的化肥袋推开家门时,妻子林美正在院子里摆弄那台老式缝纫机。厉威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颜色有些浅,显得皮肤更加黑了。林美禁不住笑了起来。厉威问她笑什么,她歪着脑袋说,你回来了,我能不笑吗?偏西的太阳照在妻子脸上,她那原本就十分娇美的脸越发红润耐看了,厉威定定地瞅着妻子,直看得妻子脸上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厉威刚想抱住她,她急忙指了指尚未关严的大门。厉威三步两步地跑过去将大门关了,转身回来时却又改变了主意,他抓起地上的化肥袋子使劲一抖,哗啦一下抖出许多好东 相似文献
623.
林觉民孙女林兰,考虑再三,还是推辞了采访。她告诉记者,这是全家的一致决定,“请允许我们有不说的权利,只作为普通人平凡地生活”。 相似文献
624.
在以源语为导向的传统翻译评论中,林纾的翻译因其"不忠"而常常成为批评的目标。本文将从操控论的角度,将林纾的作品纳入历史的文化的宏观视野中去进行考察,指出其特殊翻译现象是意识形态、诗学因素操控下而产生的文化变译现象,力图证明变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25.
林超伦:英国高级翻译的多彩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林超伦去英国留学,到目前为止,他在英国已经17年时间。17年的人生旅途涂满了一层又一层神秘、诱人而成功的色彩。冬末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我们来到北京饭店采访因为商务而回国的林超伦,摁响门铃的瞬间,我还在想应该怎样把林超伦先生的“颜色”描述给读者呢。 相似文献
626.
庄恒恺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1-45
林纾的笔记集《畏庐琐记》,反映了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社会百态。文章以《畏庐琐记》所载之旗人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等民间信仰现象为例,利用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指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特定人群有自身的崇拜对象和信仰行为;另一方面,当面临人生的不确定因素时,民众会“随俗”走进祠庙,焚香祈祷。与向什么神祗祈祷相比,此时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实现心中的愿望。 相似文献
627.
林纾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和严复所译《天演论》翻译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相差甚远。文本主要从他们最初从事翻译活动的动机,所译作品的类型,译作的服务对象以及林纾的单语性和严复的双语性四个方面来探讨引起译作社会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8.
629.
该文从研究碑文的内容入手,深入剖析了广东现存明清时期60通涉林碑刻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此一时期广东森林资源的变迁与严重水患等自然灾害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