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0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969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31.
自从《长恨歌传》问世以来,杨贵妃原为寿王杨妃之说几乎成为定论。但是,杨贵妃之父为杨玄琰,寿王杨妃之父为杨玄墽;杨贵妃的入道情况诸说不一,而寿王杨妃的入道情况有比较明确的文献记载;寿王健在,唐玄宗难生夺子媳。这些事实,否定杨贵妃原为寿王杨妃之说。  相似文献   
232.
林四娘的故事在康熙年间盛传一时,新发现的陈奕禧作品《林四娘小传》与蒲松龄、王士棋、李澄中等山东作家的记载相比,差距较大,与林云铭记述的故事更接近。若想了解这个有关青州衡王府宫人故事的文化背景,应该关注与她的名字密切联系的陈宝钥。陈宝钥是福建晋江人,曾参加了南明抗清斗争,又是一位多产的诗人。林四娘应该是陈宝钥部署的代言人,陈宝钥用自己和林四娘的唱和来抒发他的亡国之思。  相似文献   
233.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保存在《骆临海集》中的优秀诗作,通过精美结构和华丽词采,把诗人跳动的感情脉搏,不同的心灵感应,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他的歌行名作,尤其富于感情色彩。《帝京篇》早在唐代就被推为“绝唱”(《旧唐书·文苑传》)。“借汉家之故事,喻身世于本朝”。基本上是自我“抒情”之作。《畴昔篇》是骆宾王因事系狱,“出狱”后对“生平行迹”(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所作的自我回顾。不只明代高棅、胡应麟有“富丽”“赡”“极”之誉,已故文学史家郑振铎还赞为比《帝京篇》更弘伟,“是这时代中最伟大的一篇巨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  相似文献   
234.
全祖望和钱大听都是著名的史学家,他们各自所著的万斯同《传》,影响很大,然而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全祖望所作《万贞文先生传》,对万氏在京修史时间及其修史的佚事,颇有失误。钱大听的《万先生斯同传》,除对万氏半年重复方苞之误外,文中所述万氏主立史表的言论和建文帝自焚的书法问题,其实都是把王鸿绪《史例议》中的现点,误嫁于万斯同。由此可知,治史之难,治史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35.
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源头,《董西厢》是西厢故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文化的变迁是《董西厢》情节和人物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董西厢》创作于女真统治的金代,这是一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发生冲突与融合的特殊时期。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部作品分别带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36.
李德成 《中国藏学》2013,(S1):91-95
元代北京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诸如祈福禳灾之类,种类复杂,名目繁多。根据《元史·释老传》记载,元代北京一年之中藏传佛教佛事活动主要有30余种。但是有些提法不够准确,文章根据目前藏传佛教较为规范的提法加以考释,如"亦思满蓝"、"搠思串卜"、"鲁朝"、"牙蛮答哥"、"斟惹"、"歇白咱剌"、"且八迷屯"、"睹思哥儿"、"收札沙剌"、"阔儿鲁丳卜屯"、"撒思纳屯"、"南占屯"、"卜鲁八"等。除提法不够准确的以外,其余的名称或内容,亦根据目前藏传佛教较为规范的提法加以解释,如"庆赞"、"施食"、"回遮施食"、"酬神施食"、"静坐"、"自受主戒"等佛事活动的有关提法。  相似文献   
237.
“置邮传命”与政治运转:清代“邮政”的传统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政"一词,其涵义在清末制度转型过程中有着明显的转化过程。清代的"邮政",主要以"置邮传命"为宗旨,在朝廷的政治生活中担任传书递命以及作为维系朝政运转、训谕直省督抚及肃清州县吏治的政举。其重心,不在邮递之具体运转,而在于驿传的政治含义,亦即是其与朝政国命之间的密切联系。但在传统的政治体系之中,邮驿之"政"义未能给体制本身的顺利运转提供足够的支持,在清末改革的背景中逐步被"裕国便民"的新式邮政所取代。  相似文献   
238.
关于《孝经》的成书时代问题,主要有先秦成书说和汉儒伪撰说两种看法,其中"汉儒伪撰说"并不可信。《魏文侯孝经传》应视作魏文侯《孝经》之传,与前人所理解的魏文侯《孝经传》有所不同,《吕氏春秋》所引"《孝经》曰"并非注文误入原文。以《魏文侯孝经传》及《吕氏春秋》为突破点,《孝经》的成书上限当为魏文侯之时,下限当为《吕氏春秋》成书之时。  相似文献   
239.
《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分部中争夺盐海的故事并不是对某个真实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和文学化表现,综合关于盐的存在和生产方式的历史地理背景以及《格萨尔王传》各分部本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该分部对岭国人拥有盐湖而姜国人缺乏盐资源的表达主要是为了突出姜人的异族特征,而他族的异族特征被强调的同时,史诗强化了多康地区藏族的族群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240.
王纪仪 《北京纪事》2014,(10):97-100
以油画"大嘴"为代表的所谓"当代艺术",是一堆历史的垃圾,是没有功力又急于表现或赚钱的所谓艺术家的无奈之举。其实,广大老百姓对所谓的当代艺术是不屑一顾的。广大的专家及艺术家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那么为什么在拍卖会上会屡创天价?因为这里面有个推手,而上当的则是一些不懂艺术只听忽悠的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