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745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204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326篇
理论方法论   199篇
综合类   3656篇
社会学   824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BARB(英国广播受众研究委员会)近日宣布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与资讯集团TNS(中国CSM媒介研究外方股东)赢得了英国电视受众研究的两个重要合约,合约自2010年起生效。  相似文献   
52.
53.
钟文渊 《天府新论》2004,(Z1):204-207
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形态,高校不能因为网络文化的种种弊端而忽视、回避它,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回避的.要应对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因势利导,以迎接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全方位入手,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将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建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开放的、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4.
文章试图从组织和机构角度来考察大众媒体,在分析了包括管理、权力和文化等组织观以后,发现组织研究应该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并通过人把媒介研究导入一个更加广同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围绕这个基本立场,我们初步提出了媒介组织信息生产机制的研究构想,讨论了研究的方法问题,并从媒介微观生态角度分析一个具体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55.
杜燕 《人才瞭望》2008,(5):29-31
“如果你舍不得花时间和精力来‘招纳贤士’,你将来在管理上碰到的困难会花去你更多的时间”,GaryRogers的这句话,非常概括地说明了招聘的重要性,对处于多变形势下的外贸企业,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渠道多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移动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媒体诞生了,天津移动数字电视于2005年由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广电集团技术中心共同创建,是天津广播影视高新产业。  相似文献   
57.
根据对中国电子期刊发展的现状以及河北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电子期刊化发展中的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壁垒及对策的分析,并结合电子期刊网上随机抽样调查,探讨网络资源电子期刊化的可持续发展。认为电子期刊已经成为网络新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电子期刊化”发展具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努力突破自身的行业壁垒和技术壁垒,以开放的思想,整合各种资源发行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电子期刊,将成为河北网络新闻媒介新的起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势。  相似文献   
58.
大众传媒生来便与权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参与了纺织一张社会权力的大网.事实上,大众传媒既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又是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59.
高校老校园改造建设要做好规划设计,在规划原则上,坚持法定性和连续性;发展模式上,"挖潜改造",适度扩建;建设风貌上,新老结合,和谐建筑;建设内容上,突出重点,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0.
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说明地方大学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效应。绍兴文理学院承传越文化之“发愤图强”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名人精神,并经过批判和文化过滤,培育和凝炼成“修德、求真、图强”的校园精神。学校以百年校史积淀的文化精神熏陶培养人才,同时也影响社会,发挥了学校对于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强化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