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6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69篇
管理学   131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237篇
人才学   212篇
丛书文集   1374篇
理论方法论   166篇
综合类   8161篇
社会学   907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依赖学习汲取外国文化制度得以发展的日本,其翻译行业的发展必有其优势可取。文章围绕翻译职业化进程中的三大要素,探讨了日本翻译行业协会、职业教育、资格认证机制的发展特色。从而发现,日本翻译职业化进程更具专业性、高端性和战略性。翻译职业化的发展必须把握时代变迁,紧跟翻译市场的需求,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战略,以此支撑翻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翻译工作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62.
语域与翻译     
英语在其运用过程中,要求在分清语域的前提下使用得体的语言。得体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需要具有选择语域的能力,领悟不同语域差异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好不同语域中恰当对应词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3.
华兹生是国外迄今为止翻译苏轼诗词最多的一位译者。按照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将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能够更准确地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抉择。华兹生的译诗选篇倾向于山水禅诗和乐观主义诗篇,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译诗的预备规范。在操作规范方面,苏轼诗歌中的节奏、叠词和对仗等形式特点被折射译入英语的自由诗体中,产生了译文杂合的现象。在初始规范方面,华兹生在源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之间寻求平衡,使得苏轼诗词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再生与融合,其译作是中美文化折射与融合的结果,对当下典籍英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4.
英语长句的翻译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在此从形合和意合、汉英语序上的差异和汉英表达方法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长句的翻译,以期能为英语长句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5.
在翻译伦理视角下对《渔夫和他的灵魂》两译本明晰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巴金译本明晰化程度低,更多体现的是“再现的伦理”;谢毓洁译本明晰化程度高,体现了“服务的伦理”和“规范的伦理”.  相似文献   
66.
罗爱华 《船山学刊》2006,(2):100-103
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出现既是晚清文人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又是促成晚清文人文化发生进一步变迁的契机。本文试图分析晚清七十年文人文化演变的情势,并结合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讨论二者的互动,以图完整地描述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在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之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7.
"互文性"(Intertexuality),也有人翻译成"文本间性""文本互涉关系"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互文性"诞生于1960年代,"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1].  相似文献   
68.
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的“原文至上”到解构主义、哲学解释学的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都因为过于极端化地强调单一主体而无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确当的方法。作者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对翻译的主体重新作了划分,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规范性进行阐述,认为各翻译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为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9.
变易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译者不得不作语言层面上的变易。语言上的变易有可能对译本的其他三个层面,即语义、风格及语用含义造成影响,这四个层面的变易现象常常会同时体现在一个词或句子上。通过英汉译本中的实例,分析后三个层面上的翻译变易,即语义变易、风格变易和语用变易,指出译者的翻译策略及相应的变易受文化的宏观影响。  相似文献   
70.
鲜明 《理论界》2014,(7):123-125
《近世社会主义》是国人最早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其翻译版本多次出版。本文系统考察了该译著的翻译史。《近世社会主义》的译介不仅是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翻译并传播的开始,也为研究翻译在思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