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3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2083篇
劳动科学   97篇
民族学   564篇
人才学   308篇
人口学   114篇
丛书文集   3980篇
理论方法论   832篇
综合类   8045篇
社会学   1129篇
统计学   37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1159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1387篇
  2008年   1708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认为这次讲话就是为党的十七大定了调子。胡锦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心理认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上的深刻认知、情感上的深切认同、信仰上的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先进性,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道义基础和科学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93.
晚明思想家李贽因为思想史的背景、生活阅历,以及个人思想上的喜好,40岁之后便以求生死之道为人生之首务.他从求"真人不死"之道到寻"出离生死"之道,其生死观可谓亦儒亦道亦佛,又是非儒非道非佛的,只能定格为"李贽的生死智慧",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其意义在于为现代人树立起一个观念:思考死亡问题有着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P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先导。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思想;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思想;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思想;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文在德国学界对布迪厄习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并分析了习性理论的五个核心性结构特征:第一,习性作为实践生成原则的通用性和统一性,第二,习性作为实践生成原则的规定性和自由度,第三,习性作为身体化的社会结构,第四,个体习性的多样性与阶级或群体习性的均一性,第五,习性与场域之间的本体论对应关系.通过引入德国学界对布迪厄的研究,本文希望能有助于我国布迪厄研究的知识积累与视域扩展.  相似文献   
998.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有二:一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现实并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二是通过对中国具体实践经验的总结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创于邓”这一说法表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无缝衔接的。  相似文献   
999.
如何打开并阐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维视域,属于一道常论常新的时代命题。唯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起点上鲜明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顺承与此的理论建构,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考证社会主义学理特征并明晰其历史方位,从内涵上阐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本质属性;二是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从逻辑自洽性展现其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三是确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正确理解并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申 《理论界》2003,(1):13-1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回顾走过的风雨历程,展望充满希望的21世纪,学习、研究和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对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迎接未来的竞争和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